位置:立项数据库 > 立项详情页
澜沧江构造带新生代挤压走滑应变及其应变分解方式
  • 项目名称:澜沧江构造带新生代挤压走滑应变及其应变分解方式
  •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批准号:40802050
  • 申请代码:D021101
  • 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研究期限:2009-01-01-2011-12-31
  • 项目负责人:张波
  • 负责人职称:讲师
  • 依托单位:北京大学
  • 批准年度:2008
中文摘要:

碧罗雪山-崇山(澜沧江)剪切带出露各类构造岩,构造-组构几何关系和叠加-改造痕迹,识别出多期韧性、韧-脆性和脆性构造变形(D1~D2)。第一期变形D1主要发育等斜-紧闭褶皱F1,褶皱轴近N-S走向和陡立的轴面劈理S1,第二期次变形D2构造特征为发育大规模韧性走滑剪切面理S2,部分S2面理发生褶皱变形,形成褶皱F2,D2 构造样式表现为左旋走滑挤压应变(Transpression)特征;D1和D2构造变形均被晚期NW-SE和NE-SW走向的第三期D3构造改造,即走滑剪切带S3和共轭走滑断裂;第四期构造D4以脆性右旋走滑伸展应变(Transtension)为特征,即N-S走向的走滑组分和正断组分同时发生。分析认为新生代印度-欧亚汇聚-碰撞以来,环喜马拉雅东构造结及东缘地区的陆内构造变形经历了地壳增厚(D1)、左旋走滑挤压(韧性域D2和韧-脆性域D3)和右旋走滑伸展(D4)多期构造变形和变形体制的转换。构造年代学分析表明,澜沧江带挤压走滑运动的启动时间应不晚于34Ma,持续活动在14-19Ma,后期发生快速冷却抬升。

结论摘要:

英文主题词Biluoxueshan-Chongshan shear zone, Tertiary, structure, polystage deformation


成果综合统计
成果类型
数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
  • 获奖
  • 著作
  • 12
  • 0
  • 0
  • 0
  • 0
相关项目
期刊论文 7 会议论文 6
张波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