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分子标记、无线电遥测和GIS技术引入东方白鹳的保护生物学研究,探讨长江中下游东方白鹳留居繁殖种群形成的原因及其繁殖适应性,探索野生繁殖种群建立的可能机制。通过东方白鹳mtDNA上的细胞色素b和D-Loop等基因片段,以及细胞核DNA的序列分析,研究东方白鹳留居繁殖群体和越冬种群遗传多样性的地理分布格局,研究长江中下游越冬种群和留居繁殖群体之间的亲缘关系,探讨长江中下游东方白鹳留居繁殖群体可能的形
通过野外调查、观察和遗传分析,开展长江中下游东方白鹳的繁殖适应性和遗传多样性研究。东方白鹳在我国东部地区自黄河三角洲至台湾省目前都有繁殖分布。巢位高度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东方白鹳2004-07年在安徽安庆地区营巢的最早时间为2月5日,最晚可至5月6日。巢都营在高大的电线塔上;产卵期最早为2月中上旬,最晚6月下旬,窝卵数4.2枚;育雏期71.0天,雏鸟离巢时间最早6月中旬,最晚9月下旬。影响繁殖活动有电击、强风和高温等自然因素以及燃烧秸秆、电工干扰、农耕活动等人为干扰。采集于北方繁殖区以及越冬和迁徙停歇繁殖地的66份样品和17份日本东方白鹳样品的线粒体基因组控制区463 bp序列共有 42个核苷酸变异位点,分属37个单倍型。中国东方白鹳种群的单倍型和核苷酸多样性指数都较日本种群的高。分子变异分析表明三个种群出现了显著的种群分化,但系统发生网络图显示个体未按种群形成明显的系统分化。中国种群高的单倍型多样性和低的核苷酸多样性表明,种群正处在由一个较小有效种群迅速增长的时期。系统发生(NJ树)分析表明,南方繁殖种群则可能由历史上南方繁殖种群的后代和在长江中下游地区越冬的北方留居个体共同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