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肾相关是中医的重要理论之一,"脾肾相关"即体现在生理上,又体现在病理上。骨质疏松症的发生,肾虚是其根本原因,脾虚是主要因素之一,"脾肾相关",两脏俱虚,可共同导致该病的发生。VIP-VPAC2-OPG/RANKL信号传导通路在维持正常骨代谢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若其发生紊乱,则能导致骨质疏松症的发生。本项目以此为切入点,深入探讨机体在肾虚、脾虚和脾肾两虚状态下,骨量、骨吸收和骨形成的变化情况及存在的差异,以及这一信号传导通路的变化规律;并对单纯补肾法、单纯补脾法以及脾肾双补法对脾肾两虚型骨质疏松症大鼠的这一信号传导通路产生的影响及差异进行对比分析。此研究将有可能从分子水平,揭示骨质疏松发生过程中"脾肾相关"的作用及其机理,并部分阐明补肾健脾法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因而,本项目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还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Osteoporosis;Spleen and kidney related;VIP;OPG;RANKL
该项目建立脾肾两虚型骨质疏松症模型,从VIP-VPAC2-OPG/RANKL信号传导通路的角度,深入探讨了机体在肾虚、脾虚和脾肾两虚状态下,骨代谢变化及差异,以及这一信号通路的变化规律;并对补肾法、健脾法以及脾肾双补法对该信号通路产生的影响及差异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去卵巢能够造成大鼠肾虚型骨质疏松症,而单纯给予大黄浓煎剂可造成大鼠脾虚,但不能导致骨质疏松症。将两种方法相结合,可造成大鼠脾肾两虚型骨质疏松症,且发病程度较单纯去卵巢明显加重。说明脾、肾两脏在骨质疏松症发病过程中均有重要作用,其中肾虚是根本,脾虚是其重要影响因素之一。(2)健脾方、补肾方和补肾健脾方对脾肾两虚型大鼠骨质疏松症均具有治疗作用,其中,补肾健脾方的疗效明显优于补肾方和健脾方,而补肾方又优于健脾方。(3)健脾方、补肾方和补肾健脾方共同的作用途径是一方面,直接调控破骨细胞分化调控因子OPG、RANKL的表达,使OPG表达上调,而使RANKL表达下调,从而明显降低破骨细胞的活性;另一方面,下调VIP和VPAC2表达,导致VIP与VPAC2结合减少,这可能通过成骨细胞的介导作用,上调OPG水平、并下调RANKL水平,最终使破骨细胞的活性降低,骨吸收减少。此外,还能明显提高外周血中MTL及GAS水平。但三者的调节作用存在差异健脾方对MTL、GAS、VIP及VPAC2的调节作用较强;补肾方对上述指标的调节作用弱于健脾方,但对OPG、RANKL的调节作用较健脾方显著;而补肾健脾方对上述指标的调节作用均明显强于以上两方。这是补肾健脾方疗效优于补肾方和健脾方的机制之一,也进一步说明在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和治疗过程中,中医的脾肾两脏是密切相关的。这一研究结果部分揭示了骨质疏松发生过程中“脾肾相关”的作用及机理,以及补肾健脾法的作用机制,并为从现代医学角度阐明“脾肾相关”理论的科学内涵提供了进一步的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