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舌诊客观化研究在全国中医药研究中发展迅速,舌象图像分析在中医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逐步应用普及。由于前期舌象采集没有统一的采集标准,不同研究单位采用的舌象采集标准不一致,而图像色彩对采集条件依赖性强,导致不同研究机构所采集的舌象图像在色彩方面不一致,研究机构间舌象图像数据结果无法相互交流与比较,造成了重复研究和学术交流沟通障碍,构成了目前舌诊图像客观化研究的瓶颈之一。本课题以中医舌诊图像信息采集关键技术为主要研究内容,通过对CCD设备的采集条件、人工光源的比较研究、舌诊图像色彩的软件校正方法等的研究,建立中医舌诊图像信息采集标准化方案,并在该方案基础上进行大规模临床舌象样本采集,通过中医临床专家分类结合数据挖掘方法初步制定舌色分类标准,为舌诊信息化研究提供技术支持。
2012年度实施以来,本项目如期完成研究计划内容,主要包括(1)通过人工光源、CCD设备的测试和色彩校正方法研究,制定了中医舌象图像信息标准化采集方案,该方案包括高显色指数LED光源、小型CCD设备和制作ICC文件进行色彩校正。(2)在2230例临床舌象标准化采集基础上,制定舌色和苔色Lab色空间参考值范围,运用数据挖掘方法建立舌象分类模型。(3)运用部分研究成果进行临床舌象研究。中医舌象图像信息标准化采集方案通过测试比较光源的光谱特征、显色指数、色温等数据,选取了高显色指数的LED光源作为舌象采集标准化光源。测试比较CCD设备(Eolane)与CMOS设备在LED3光源下的最佳采集参数和性能,结果显示 CCD采集图像的色差△C值明显小于CMOS(P<0.05),△E、△L值无明显差异,故确定CCD设备为采集设备。色彩校正方面,本课题组在前期研究中明确TRM校正方法优于白平衡,本次重点比较ICC文件和TRM校正两种方法,结果显示△E值, ICC文件校正前后、TRM校正前后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ICC文件校正和TRM校正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两种方法校正后,色差都有明显下降,但两种方法之间无明显差别,考虑颜色校正方法的通用性,选择ICC文件作为校正方法。舌象图像采集与分类采集分析2230例舌象数据,制定舌色和苔色Lab色空间参考值范围,初步建立舌象分类模型。研究结果显示舌象从Lab色空间特征上看,淡白舌与红舌特征指标主要表现在L、a值,淡白舌L值较正常舌象升高,a值降低,红舌L值较正常舌象降低,a值升高;青紫舌b值降低。白苔特征值表现为L、a值较高,b值较淡黄苔、黄苔低;淡黄苔介于白苔与黄苔之间;黄苔较白苔L、a值较低,b值高特征。数据挖掘方法研究结果显示,舌苔分类效果好于舌质分类,NaiveBayes分类模型效果最佳。临床舌象研究中药干预32例气血亏虚类亚健康女性,结果显示,服用补益气血剂后,舌质L值均显著性降低,舌质a值均明显增高(P<0.05),通过治疗后L降低,a值升高,表明舌象红色分量增加,舌象从淡白向淡红转变,说明舌象图像指标的L ,a值评价气血亏虚的女性亚健康治疗效果具有一定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