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立项数据库 > 立项详情页
耐低P杉木基因型对P胁迫信号的感受及生理调节机制
  • 项目名称:耐低P杉木基因型对P胁迫信号的感受及生理调节机制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批准号:30371153
  • 申请代码:C1607
  • 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研究期限:2004-01-01-2006-12-31
  • 项目负责人:马祥庆
  • 负责人职称:教授
  • 依托单位:福建农林大学
  • 批准年度:2003
中文摘要:

通过均一性供磷和局部供磷胁迫模拟,研究耐低磷杉木基因型对磷胁迫的生理学适应性反应,分离鉴定耐低磷杉木特异性根系分泌物,确定耐低磷杉木对磷胁迫信号的感受部位及其诱导体内调节自身磷素吸收的机理,揭示耐低磷杉木适应磷胁迫的生理调节机制,为筛选能充分利用南方林区土壤难溶性磷且具有较高磷素利用效率的杉木基因型、阐明杉木对磷素胁迫的适应性机理、揭示杉木耐低磷营养性状的生态遗传、完善林木营养遗传学的理论和方法提

结论摘要:

摘要:磷素不足是限制目前南方杉木人工林产量的重要因素。为揭示耐低磷杉木对磷胁迫适应的生理调节机制,本项目通过均一性供磷和局部供磷胁迫模拟,分析耐低磷杉木基因型对磷胁迫的生理学适应性反应,分离鉴定耐低磷杉木特异性根系分泌物,探讨了耐低磷杉木对磷胁迫信号的感受部位及其诱导体内调节自身磷素吸收的机理,发现耐低磷杉木基因型可以通过抑制地上部分生长、加快根系生长等形态学特征变化和提高体内磷素再利用效率及根系分泌有机酸活化土壤难溶性磷等生理生化过程来适应低磷胁迫,初步确定了耐低磷杉木基因型对磷胁迫信号的感受部位在地下部分,筛选出了能利用南方林区土壤难溶性磷且具有较高磷素利用效率的杉木基因型。该研究结果对于揭示杉木耐低磷营养性状的生态遗传、完善林木营养遗传学的理论和方法、变革传统的营林栽培制度、充分挖掘利用南方林区土壤的储备态磷、缓解杉木人工林连栽生产力下降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本研究目前已发表了9篇标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研究论文,1篇论文被Forest Ecology and Management(SCI收录刊物)录用,参著专著1部,投稿了篇研究论文,培养了4名硕士和1名博士研究生。


成果综合统计
成果类型
数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
  • 获奖
  • 著作
  • 13
  • 2
  • 0
  • 0
  • 1
相关项目
期刊论文 12 会议论文 5 著作 1
马祥庆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