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题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关于中药多糖免疫识别受体及免疫调节机制研究"的延伸与拓展。该课题于2009年12月结题,取得突破性进展①解析了猪苓多糖(PPS)和黄芪多糖(APS)的分子结构;②证明PPS(以beta-1,6葡聚糖为主)的免疫识别受体为膜结合型乳铁蛋白(mbLf) 和6-磷酸果糖激酶C(mbPFK-C),前者通过myosin-9锚固于细胞表面;③首次发现beta-1,6葡聚糖表位存在于肿瘤细胞的糖蛋白上。本课题拟(i)阐明mbLf及mbPFK-C的组织分布与功能特点;(ii)发现新的APS特异性糖受体;(iii)解析PPS和APS受体的信号转导通路;(iv)探索?beta-1,6葡聚糖表位的表达与肿瘤发生的关系及相应受体参与抗肿瘤免疫应答的分子机制;(v)制备一系列针对糖表位的抗体,用于示踪研究。本课题开辟糖表位及其受体研究的新途径,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潜在应用价值。
Immunorecognition;Glycan;Glycoimmunobiology;;
糖免疫生物学是当今生物医学领域的研究热点。本课题以免疫系统对寡糖结构的识别与应答机制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i)膜结合型乳铁蛋白(mbLf)的细胞分布及其作为新型寡糖识别受体的功能特点;(ii)发现新的寡糖受体并解析β1,6-葡聚糖(PPS)和α1,4-半乳醛酸聚糖(APS)受体在活化免疫细胞过程中的分子通路;(iii)PPS及APS寡糖表位的表达与肿瘤及健康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参与感染免疫、肿瘤免疫和自身免疫应答的分子机制。我们首先制备了针对PPS、APS、乳铁蛋白(Lf)以及钙网蛋白(CRT)的多株单克隆抗体,并用之对相应抗原表位在不同组织或者细胞中的表达特点进行示踪研究。基于研究中的新发现对研究内容做了适当的调整、拓展与延伸。三年来参与本课题研究并顺利毕业的博士研究生6人,硕士研究生5人。在共同努力下顺利(超额)完成了各项任务,实现了当初设定的研究目标。在如下几个方面取得了有价值的源头创新性研究成果(i)β1,6-葡聚寡糖表位特异性抗体参与抗感染与抗肿瘤免疫保护的分子机制与生物学意义;(ii)α-1,4半乳醛酸聚糖特异性抗体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相关性及其可能致病机制;(iii)可溶性CRT的寡糖结合特异性与免疫生物学活性;(iv)Lf作为新型广谱寡糖识别受体的分子机制等。相关研究结果在国际免疫学大会上4次宣读,在国际专业期刊(SCI收录)共发表研究论文12篇,其中影响因子大于5者4篇。申请国家专利1项。这一课题的顺利完成为糖免疫生物学研究的进一步开展做了有益的探索,将促进我们对免疫系统在感染免疫、肿瘤免疫以及免疫调节中的复杂作用机制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