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立项数据库 > 立项详情页
两亲嵌段共聚物自组装有序微孔膜制备超微阵列电极及其可调控表面性质与应用研究
  • 项目名称:两亲嵌段共聚物自组装有序微孔膜制备超微阵列电极及其可调控表面性质与应用研究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批准号:20975091
  • 申请代码:B050204
  • 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研究期限:2010-01-01-2012-12-31
  • 项目负责人:王赪胤
  • 负责人职称:教授
  • 依托单位:扬州大学
  • 批准年度:2009
中文摘要:

针对目前超微电极的制备受限的现状,设计采用两亲嵌段共聚物在常规电极表面进行自组装的方法,制备微米厚度的微孔薄膜,每个微孔上下直立贯通,互相绝缘,排列高度有序,形成超微阵列电极。通过对共聚物材料种类的选择、自组装成膜条件的控制,从而获得对膜中微孔的尺寸大小、排列与分散度的有效控制。由此建立一种操作简便、可以大量生产、表面性质可控且花费合理的超微阵列电极的制备方法。合成出多种两亲嵌段共聚物,对电极微孔内表面进行性质调控及属性的动力学控制,使表面性质发生可逆的、开关性的转变。确定电极微孔可逆开关的制备方法,掌握组装条件、功能分子性质、电极材料及对可逆响应开关性质影响的基本规律。为研制具有灵敏刺激响应的可调控的纳米功能化微孔膜电极材料提供有价值的实验信息与技术创新依据。研究在超微阵列电极在化学修饰、富集、分离、电催化等分析过程中的应用,确立若干种新的高选择性或高灵敏度的分析方法。

结论摘要:

针对目前超微电极的制备受限的现状,采用两亲嵌段共聚物在常规电极表面进行自组装的方法,制备了微米厚度的微孔薄膜,形成超微阵列/组合电极。通过对共聚物材料种类的选择、自组装成膜条件的调查,从而获得对膜中微孔的尺寸大小的有效控制。由此建立一种操作简便、表面性质可控且花费合理的超微电极的制备方法。合成了几类共聚物(如聚苯乙烯-嵌段-聚丙烯酸, 聚4-乙烯基吡啶-嵌段-聚丙烯腈-PAN, 聚丙烯腈-聚丙烯酸共聚物等),作为修饰材料,首次成功地用于超微阵列/组合电极的制备。通过原位AFM、电化学信号、动态光散射技术,调查了微孔膜的表面性质、外部刺激响应和内在性质,以其达到对超微电极表面的可调与可控。通过对制备电极的电化学表征,表明该微孔薄膜修饰电极具有超微电极的特征,并且具有制方法简单、快速、成本低的特点。使用这些聚合物材料,制备了许多传感器,成功地用于环境、食品安全、生物学和医学领域的分析测试。通过这些传感器具有的化学修饰、分离、富集、电催化等作用,建立了一些新颖的、高灵敏度、高选择性的分析方法。采用该微孔膜,我们开展了无标记的电化学阻抗免疫传感器和信号放大技术研究,并用于血液中的免疫球蛋白G和水中细菌的检测。信号放大技术能够提高传感器检测的准确度与灵敏度,甚至能使免疫传感器有望用于检测小分子。


成果综合统计
成果类型
数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
  • 获奖
  • 著作
  • 22
  • 0
  • 0
  • 0
  • 0
相关项目
王赪胤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