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立项数据库 > 立项详情页
下肢深静脉血栓脱落风险定量超声弹性成像评价的基础研究
  • 项目名称:下肢深静脉血栓脱落风险定量超声弹性成像评价的基础研究
  • 项目类别:专项基金项目
  • 批准号:81141019
  • 申请代码:H1805
  • 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研究期限:2012-01-01-2012-12-31
  • 项目负责人:温朝阳
  • 负责人职称:教授
  • 依托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批准年度:2011
中文摘要:

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及其并发的肺栓塞(PE)发病率及死亡率很高。近年来PE治而不少,主要由于DVT脱落的预防水平滞后所致。目前临床上无很好的方法评价血栓脱落风险,无法筛选出高危DVT患者、抉择是否实施有力的治疗措施、降低PE发生率。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和理论研究,血栓脱落机制大致与血栓脆性、血栓/血管壁间力学关系、周围组织挤压等相关,然而人们对其具体机制及相互关系尚未进行深入研究。近几年,定量超声弹性技术突破、设备问世,为血栓材料/力学属性评价提供了定量评价手段。基于前期的血栓材料/力学属性研究,我们设计此课题①采用定量超声弹性技术、材料学/力学实验和病理学方法,进一步系统阐述血栓材料/力学属性演变;②明确血栓脱落与血栓/血管壁间力学关系、以及与周围肌肉挤压力的关系;③建立并验证血栓脱落风险评价分级标准。该研究对高危DVT患者筛查、有力治疗方法的抉择、PE预防等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结论摘要:

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是目前现代医学中最难治疗而又可能导致生命危险的疾病之一。急性期血栓疏松地黏附于血管壁上,容易脱落,易发生肺栓塞(PE)。亚急性和慢性期,血栓开始机化并与静脉壁黏附,不易脱落。目前,临床主要通过估测血栓形成时间,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急性期部分抗凝治疗,部分进行溶栓和滤器植入治疗;亚急性、慢性期主要维持抗凝治疗。临床上,准确判断血栓的分期对于治疗方案的制定至关重要。然而,目前临床上没有很好的方法评价血栓形成时间。 研究发现,不同时期血栓内部成分的演变使其弹性随时间不断发生变化。近年来新涌现出来的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可以敏锐捕捉到组织内部弹性的变化并实现定量测量,从而为不同时期血栓弹性的定量评估提供新的方法,并实现对血栓分期的初步评估。 本研究首先成功构建了比格犬股静脉急性血栓动物模型。在超声引导下利用合适尺寸的自制毛刷破坏比格犬股静脉内膜,术后定期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血栓形成情况,并通过病理证实比格犬下肢深静脉血栓动物模型搭建成功。该模型具有操作简便、准确、创伤小、血栓形成率较高的优势,为后续深静脉血栓的相关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 进一步研究表明,剪切波弹性成像也展现出了定量评估血栓分期的应用价值。共120条深静脉血栓纳入本研究,根据临床症状起始时间分为急性组、亚急性组和慢性组,剪切波超声弹性成像测量血栓杨氏模量值,对比分析,并利用ROC曲线分析不同血栓分期间的杨氏模量值诊断截点。结果发现杨氏模量值随血栓形成时间增加而增加,急性与亚急性血栓之间、亚急性与慢性血栓之间存在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的杨氏模量值诊断截点。


成果综合统计
成果类型
数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
  • 获奖
  • 著作
  • 5
  • 0
  • 0
  • 0
  • 0
相关项目
期刊论文 12 会议论文 12 著作 1
温朝阳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