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立项数据库 > 立项详情页
第二松花江汞污染净化机制及下游建坝的影响
  • 项目名称:第二松花江汞污染净化机制及下游建坝的影响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批准号:40371100
  • 申请代码:D010901
  • 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研究期限:2004-01-01-2006-12-31
  • 项目负责人:王起超
  • 负责人职称:教授
  •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 批准年度:2003
中文摘要:

本项目在调查研究第二松花江受汞污染江段水体汞污染现状的基础上,检验原有水体净化模型的符合性。利用20多年间4次系列监测资料,以数值拟合的方法探讨汞污染河流水体自净的规律;通过深入研究沉积汞运移机制修正或建立新的沉积汞迁移转化和水体净化模型。以模型预测和类比研究的方法,分析下游哈达山水库建成后,库区沉积汞累积和鱼体甲基汞含量水平和发展趋势。探讨下游建坝对污染江段汞自净过程的影响及其生态风险。应用国际甲基汞毒理学研究的最新成果,重新认识第二松花江沿岸人群甲基汞中毒的情势并进行风险分析。本项目将丰富水体汞污染净化机制和甲基汞环境风险的知识,深化对河流-水库系统中汞的迁移转化规律及生态效应的理解,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同时,本项目也具有很强的应用价值。

结论摘要:

项目系统研究了污染源切断20年以后,第二松花江汞污染的自然净化规律,分析了人群健康风险,探讨了未来下游建坝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目前松花江汞水体污染已经处于安全的水平,证明在对污染源工程治理的基础上,汞污染河流可以通过沉积汞的疏散、迁移和释放过程实现自然净化。在检验了已有的沉积物、鱼类汞的预测模型基础上,提出了主要断面沉积物、平水期江水以及整个江段鱼类汞含量20年来演变模型。指出第二松花江汞污染净化经历了2个阶段。切断污染源的初期,汞污染程度迅速降低,7~8年后进入缓慢净化的阶段。预测未来15~20年汞污染仍将处于缓慢净化阶段。研究了第二松花江下游居民头发、孕、产妇静脉血、婴儿脐带血中总汞和甲基汞,头发中总汞、甲基汞含量低于国外居民头发中的含量,孕、产妇静脉血中甲基汞含量低于USEPA容许值。每年有19‰的新生儿在胎儿时期受到的甲基汞暴露会产生神经发育负面效应。建坝后,库区将主要表现汇的功能,每年由推移质与悬移质输沙量造成的汞输入分别为4.37kg和 856.8 kg,并在库区形成厚约1.23cm的沉积物。表层沉积物汞含量升高,水中汞浓度下降,鱼体中的汞浓度会升高。


成果综合统计
成果类型
数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
  • 获奖
  • 著作
  • 22
  • 16
  • 0
  • 0
  • 0
相关项目
王起超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