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氏棒状杆菌(CK)是人体的一种正常寄生菌,迄今未被证实有具体致病性物质。我们及国外的研究均发现,CK与肉芽肿性乳腺炎(GM)的发病密切相关,但机制不清。与此同时,痤疮丙酸杆菌(PA)相关的研究表明,PA可通过介导机体免疫失衡引发结节样肉芽肿等疾病。考虑到CK与PA的生物学特性极为相似,我们推测CK通过引起机体免疫失衡导致GM发生。前期研究工作已发现CK可活化树突状细胞(DC),上调IL-6和IL-12的分泌,表现为有利于Th1、Th17细胞分化的格局。本课题(1)通过体外细胞共培养体系,研究CK刺激的DC对Th细胞亚群的诱导分化作用及机制;(2)建立CK诱导的BALB/c小鼠肉芽肿模型,探讨Th细胞亚群在炎症局部的实际分布,相互间作用及与组织中CK菌量、组织病理损伤的关系。以期揭示CK诱导Th细胞亚群分化的机制及其在GM发生中的作用,为疾病的诊疗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
Corynebacterium Kroppenstedtii;Corynebacterium pyruviciproducens;dentritic cells;granuloma;
人类肉芽肿性乳腺炎(granulomatous mastitis, GM)是一种良性乳腺疾病,但因其病因不清且表征与乳腺肿瘤相近,临床治疗多以手术切除为主。有报道称,可从GM病损局部分离得到柯氏棒状杆菌(Corynebacterium Kroppenstedtii,CK)或其它少数与之相似的需脂性棒状菌。本课题即以CK为对象,研究其免疫刺激功能,进而揭示其在GM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以期帮助临床探寻针对GM的非创伤性诊疗方法。首先,课题组通过培养鉴定获得目的菌CK以及新菌种,产丙酮酸棒状杆菌(Corynebacterium pyruviciproducens, CP)。我们研究了CP对树突状细胞及巨噬细胞的免疫刺激作用,发现其可诱导Th2极化,具有明显促体液免疫功能,从而确立CP为本研究对照菌。随后,建立多个体外共培养体系【①CK/CP与小鼠骨髓源树突状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dendritic cell, BMDC);②CK/CP,BMDC和CD4+T细胞】,利用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 FCM),实时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 qRT-PCR),以及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进行检测。在共培养体系①中,FCM检测显示,较之经CP菌刺激的BMDC,CK组BMDC表面显著高表达MHCⅡ及CD40分子;qRT-PCR和ELISA亦发现,CK刺激后的BMDC,其IL-23/IL-6/TGF-β的mRNA表达水平以及该体系上清中上述因子加之IL-12的蛋白量均显著上升。在共培养体系②中,与GM相关的CK组,其上清IL-17和IFN-γ的蛋白浓度显著高于CP组。体内试验以C57BL/6小鼠为研究对象,尾静脉注射试验细菌后动态观测其肝脏炎性灶的形成,病理检测显示,CK组小鼠的肝脏炎性灶明显多于CP组。综上,CK菌具有明显活化树突状细胞的功能并可诱导Th亚群向Th1/Th17方向分化,进而介导炎症形成。本研究首次探讨了人类体表最常见寄生菌——棒状杆菌的免疫刺激功能,揭示其可能通过介导免疫失衡而致病。截至2014年底,本课题组已发表被SCI收录的论文四篇,另有两篇正在投稿中。此外,共培养三名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