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是一种以肝内小叶间胆管损伤和凋亡为主要特征的自身免疫性肝病。肝内肉芽肿是PBC肝组织学的重要特点之一,发生率可高达80%,而其它慢性肝病却极少发生。我们小组研究发现,PBC肝内肉芽肿CD11c和C1q阳性,呈未成熟树突状细胞(DCs)特性。肝肉芽肿内及其周围有大量分泌IgM的B细胞浸润,而C1q和IgM是DCs吞噬凋亡细胞过程中重要的调理分子。我们创新性提出,未成熟DCs和B细胞分别通过分泌C1q和IgM对凋亡胆管细胞进行调理作用,并促进未成熟DCs吞噬凋亡细胞,进而促进肉芽肿的形成。本研究拟回答以下科学问题①PBC肉芽肿是否由未成熟DCs聚集而成?IgM和B细胞能否促进肉芽肿的形成?②B细胞是否通过分泌IgM对DC细胞产生趋化作用?IgM对未成熟DCs细胞的成熟分化有何影响?本研究有利于阐明肝肉芽肿在PBC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为PBC的治疗提供潜在治疗靶点。
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granuloma;dendritic cells;B cell;IgM
肝内肉芽肿是PBC肝组织学重要特点之一。我们前期研究发现PBC肝内肉芽肿CD11c和C1q阳性,呈未成熟树突状细胞(DCs)特性。因此我们假设未成熟DCs对凋亡胆管细胞有调理作用,并促进未成熟DCs吞噬凋亡细胞,进而促进肉芽肿形成。本研究分别从动物、细胞和人类肝组织水平探讨DCs在PBC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技术对51例PBC患者、37例AIH患者、30例CHB患者、2例正常对照(NC)者的肝组织标本进行CD11c染色,比较各组肝内CD11c表达水平的差异,同时确定肝内有无肉芽肿形成。将PBC患者分为肉芽肿阳性与肉芽肿阴性两组,比较两组间临床病理和生化指标的差异。对PBC患者肝组织进行CD11b、PU.1、MHC II、CD83、CCR7等相关分子检测,同时采用激光共聚焦技术验证肉芽肿与巨噬细胞的关系。免疫组化检测PBC、AIH、CHB患者肝内CD19和IgM的表达差异。体外培养小鼠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脂多糖(LPS)处理诱导其成熟。流式细胞技术检测IgM对DCs吞噬功能及细胞表型的改变;Real-time PCR检测DC细胞相关因子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之后应用Western blot技术观察IgM对DC细胞TLR4信号途径的影响。结果1. PBC患者肝内浸润大量CD11c阳性细胞并聚集形成肉芽肿,肉芽肿阳性率为56.9%。PBC患者肝内CD11c阳性细胞数显著高于CHB和AIH患者(p<0.05);2. 肉芽肿阳性PBC患者,其血清胆汁酸水平显著低于肉芽肿阴性患者(p<0.05),血清IgM水平则显著高于肉芽肿阴性患者(p<0.05)。肉芽肿阳性患者临床分期(2.1±1.14)显著低于肉芽肿阴性患者(2.86±1.36,P<0.05);3. PBC肝内肉芽肿CD11b和MHC II类分子呈弱阳性表达,树突状细胞成熟标记分子CD83、CCR7 和IL-23呈阴性表达,而C1q呈强阳性表达,提示PBC肝内肉芽肿可能主要由未成熟树突状细胞组成;4. 激光共聚焦结果显示肉芽肿主要由CD11c+树突状细胞组成,其中浸润少量CD68+巨噬细胞。结论CD11c免疫染色可以很好地显示PBC患者肝内肉芽肿的存在;肝脏肉芽肿可能由未成熟树突状细胞组成,并且具有下调肝脏局部炎症的作用。IgM可抑制DC细胞的成熟过程,并可能参与了肝脏肉芽肿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