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由北京大学生态学系的骨干教师所组成,主要从不同层次研究陆地植被的分布格局、动态、物种多样性特征及形成机制,以及以碳/氮循环为核心的生态过程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主要贡献在于系统研究了我国陆地生态系统的碳收支,发现中国陆地生态系统是一个显著的碳汇;采用统一的研究方法,对中国山地的植物多样性进行了大范围的调查,并建立了我国木本植物分布数据库,初步阐明了我国植物物种多样性和植被分布的地理分异规律;发展了区域植被动态变化的评价方法,并对中国植被生产力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机制进行了系列研究;系统研究了以地下过程为主的生态系统过程以及中国主要群落优势植物功能属性与化学计量学的关系,获得了若干重要发现。自2005以来发表SCI收录论文145篇,影响因子大于2的论文99篇,包括Nature 2篇、PNAS 3篇、Ecology 3篇;2005年以来SCI收录论文他引810余次。
Vegetation;Pattern;Ecological Processes;Ecosystem function;Macroecology
本群体的研究方向为“陆地植被的时空格局与生态功能”。总体研究目标是从植物个体、生理、群落、生态系统、景观等生命层次,系统研究中国陆地植被的地理分布、主要群落的结构与功能、区域植被动态,以及它们的形成机制,提出有自己见解的观点和假说;通过多种数据集成,完善并发展植被科学理论和方法,并为我国的生态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数据和咨询参考。本项目自2011年执行以来,围绕上述科学目标,积极开展相关工作,取得了如下重要进展(1)在陆地碳循环研究方面,阐明了日夜增温格局对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变化的重要性,实验证明增温和降雨影响高寒生态系统地下过程的耦合效应,全面评估了全球森林的碳收支,并系统分析了化石燃料碳排放、大气CO2浓度以及全球温暖化之间的关系,为气候变化政策的制定提供了重要参考;(2)在植物多样性研究方面,深入系统地研究了中国植物群落特征及物种多样性的分布格局及其形成机制,检验和发展了若干生物多样性大尺度格局的理论;(3)在植物化学计量学研究方面,系统研究了中国植物11种养分元素的化学计量特征,提出了植物养分平衡的“限制元素稳定性假说”,并建立了中国主要植被类型优势植物的功能属性数据库;(4)在实验平台建设方面,建立了我国森林和草地碳循环基准点和养分调控实验以及森林生产力监测网络,为开展可控条件下森林和草地的水肥实验提供了长期和系统的研究平台。通过上述研究,研究团队先后在Science、Nature、Ecology Letters, 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 Global Change Biology, Ecography, American Naturalist, Global Ecology & Biogeography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69篇,SCI收录64篇。在人才培养方面,1人获长江特聘教授、4人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贺金生2011,朴世龙2012;郭大立、刘鸿雁2013)、1人获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资助(王娓2013)。共培养硕士研究生23名、博士研究生16名、博士后4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