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立项数据库 > 立项详情页
甘草中黄曲霉毒素和赭曲霉毒素累积与转移规律及对其质量影响的综合评价研究
  • 项目名称:甘草中黄曲霉毒素和赭曲霉毒素累积与转移规律及对其质量影响的综合评价研究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批准号:81173539
  • 申请代码:H2804
  • 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研究期限:2012-01-01-2012-12-31
  • 项目负责人:杨美华
  • 负责人职称:研究员
  • 依托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
  • 批准年度:2011
中文摘要:

甘草是常用大宗药材,是我国出口创汇的重要品种。甘草在储存过程中容易发霉,易受产黄曲霉毒素(AF)和赭曲霉毒素(OTA)真菌A. parasiticus和P. polonicum的污染,且霉变甘草均含有OTA,其大部分样品中OTA的含量远远大于欧盟的限量标准,为甘草的药用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现有的甘草质量评价未涉及产毒真菌和真菌毒素污染对其质量的影响。本课题拟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采用真菌学、化学、分析和药理学等多学科技术和方法,研究不同产毒真菌和甘草G. uralensis、光果甘草G. glabra、胀果甘草G. inflate三种原药材的不同基质对AF和OTA生物合成的影响;AF和OTA在三种原药材中的累积规律及对其有效成分和药效的影响;AF和OTA在甘草饮片、炮制品、提取物中的转移规律,为消除甘草及其相关产品药用的安全隐患,对甘草进行全面、深入、系统的质量综合评价提供基础试验依据。

结论摘要:

本课题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为消除甘草及相关产品的安全隐患,采用真菌学、化学和分析学等多学科技术和方法,研究产毒真菌和甘草原药材对黄曲霉毒素(aflatoxins, AF)和赭曲霉毒素A(ochratoxin A, OTA)生物合成的影响,为甘草的全面、深入、系统的质量评价提供了基础实验数据,主要标志性成果如下 1. 建立了简便、准确和可靠的同时测定甘草中AF和OTA的分析方法,方法的检测限均能满足欧盟最严格的限量标准。为中药质量相关管理监督部门及各相关单位提供了可靠的真菌毒素分析方法,以达到控制中药质量和安全的目的,也为制定我国的绿色中药材标准和行业标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 探寻了AF和OTA在甘草原药材中的累积规律及对其品质的影响,填补了现有的甘草质量评价尚未涉及产毒真菌和真菌毒素污染对其质量影响的空白。探究能降低中药被真菌毒素污染机率的储存条件,为防止中药真菌毒素污染和做好中药材的合理养护提供了科学依据。 3. 撰写并投稿论文6篇,其中发表SCI论文5篇。4. 已培养硕士研究生2名。 5. 国内外学术合作交流方面邀请国际真菌分离鉴定专家Antonio Moretti以及国际真菌毒素协会主席Antonio F. Logrieco到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做学术交流。


成果综合统计
成果类型
数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
  • 获奖
  • 著作
  • 9
  • 0
  • 0
  • 0
  • 0
相关项目
期刊论文 17 会议论文 5 获奖 1
期刊论文 5 会议论文 26 著作 3
杨美华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