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立项数据库 > 立项详情页
慢性疼痛脊髓小胶质细胞的可塑性变化
  • 项目名称:慢性疼痛脊髓小胶质细胞的可塑性变化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批准号:30973337
  • 申请代码:H1407
  • 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研究期限:2010-01-01-2012-12-31
  • 项目负责人:傅开元
  • 负责人职称:教授
  • 依托单位:北京大学
  • 批准年度:2009
中文摘要:

中枢神经系统的免疫和炎症反应在慢性疼痛的产生和持续中可能发挥重要的作用,小胶质细胞是中枢神经系统最重要的免疫活性细胞。我们及他人的前期研究提示小胶质细胞的持续激活可产生一系列可塑性变化,即,细胞的增殖、细胞形态、表型和功能的变化。但是,脊髓小胶质细胞的可塑性改变与慢性疼痛的关系有待阐明。因此,本课题中心假说是小胶质细胞的可塑性变化可能作为脊髓背角炎症和免疫反应的主要改变在慢性疼痛的产生和持续中发挥关键的作用。本研究拟采用不同的疼痛动物模型(福尔马林疼痛、炎症疼痛、神经病理痛),以行为学、组织化学、细胞学、免疫学及分子生物学方法,探讨不同类型疼痛脊髓小胶质细胞的可塑性变化规律及其与疼痛类型的关系,并探讨干预小胶质细胞的可塑性变化对慢性疼痛的影响。为深入阐明不同类型疼痛的中枢脊髓的病理改变和不同类型慢性疼痛形成的分子机理,最终为获得具有针对性的、有效的、新的疼痛治疗方法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

结论摘要:

本项目比较了三种疼痛动物模型(福尔马林疼痛、炎症疼痛、神经病理痛)脊髓背角小胶质细胞的一系列可塑性变化,即,细胞的增殖、细胞形态、表型和功能的变化特点,并观察相应药物干预小胶质细胞的可塑性变化对慢性疼痛的影响,深入探讨了脊髓水平小胶质细胞活化参与不同疼痛的中枢分子机理。本项目的主要研究结果1)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CCI模型)可以导致损伤侧相应脊髓段背角活化的小胶质细胞表达一些免疫分子,如CD45、CD68、MHC I等,注射CFA的炎症模型没有这些改变;2)外周注射福尔马林可以使局部神经末梢破坏,数天后会导致周围组织的痛觉敏化,福尔马林疼痛模型具有慢性神经损伤疼痛模型的特征;3)通过腹腔或蛛网膜下腔置管给予一些小胶质细胞抑制性药物(Minocycline、CD45抗体、CD45抑制剂Alendronate和抗血脂药物Simvastatin),经蛛网膜下腔给予Alendronate 及Simvastatin均能抑制小胶质细胞的活化和形态改变,即抑制了小胶质细胞的可塑型变化,动物疼痛行为也受到了抑制;4)进一步比较疼痛抑制与细胞表面免疫分子和细胞内信号转导分子的表达,其中小胶质细胞的磷酸化p38表达与动物的疼痛行为抑制密切相关;5)Alendronate目前临床用于治疗骨质疏松和骨癌疼痛,给药后可以明显抑制CCI动物的热和机械刺激痛,有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6)Simvastatin可以显著抑制小胶质细胞的活化和疼痛行为,具体的分子机理可能是通过抑制RhoA/ROCK信号通路起作用;7)还比较了小胶质细胞相关的趋化因子受体的表达,如CCR2、CCR5、CCR7、CX3CR1和CXCR3,首次发现神经病理疼痛模型中脊髓CXCR3表达增加,CXCR3基因敲除小鼠脊髓背角的小胶质细胞数量、磷酸化p38表达下调、疼痛行为受到部分抑制。我们的主要结论1)外周组织损伤后中枢脊髓小胶质细胞激活,神经损伤使小胶质细胞发生形态、表型、和功能的一系列变化,特别是激活了一些免疫相关分子,启动了脊髓部位的免疫反应,这可能是临床上神经病理性疼痛持久、不易治愈的一个病理基础;2)临床上一些抑制小胶质细胞的药物,如Alendronate和Simvastatin将来或许可以用于疼痛的治疗;3)小胶质细胞活化参与疼痛调控的分子机制可能是,启动了固有免疫反应,激活Rho-ROCK-MAPK分子途径。


成果综合统计
成果类型
数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
  • 获奖
  • 著作
  • 3
  • 4
  • 0
  • 0
  • 0
相关项目
期刊论文 11 会议论文 8 著作 1
傅开元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