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立项数据库 > 立项详情页
运用核磁共振构建靶向兼抗耐药的中药纳米胶束系统
  • 项目名称:运用核磁共振构建靶向兼抗耐药的中药纳米胶束系统
  •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批准号:81102819
  • 申请代码:H2806
  • 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研究期限:2012-01-01-2014-12-31
  • 项目负责人:张峻颖
  • 依托单位:中国药科大学
  • 批准年度:2011
中文摘要:

中药抗肿瘤一线药物都存在多药耐药性,是临床一直未解决的问题。本项目提出一种高效靶向抗耐药系统,该给药系统通过肺部吸入主动聚集于肺肿瘤组织及细胞表面,协载体迅速溶解释放出纳米胶束,并利用叶酸的主动靶向性及聚合物Pluronic抑制P-gp蛋白的作用,将药物大量导入肿瘤细胞,显著改善抗肿瘤药物的细胞靶向性及抗耐药能力,增强药效和安全性。本课题组与日本千叶大学和岐阜大学药学院合作,利用核磁共振优化建立了纳米胶束载药系统。本项目将使用固液核磁共振及脉冲梯度场、激光散射、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等先进手段,探讨(1)药物与载体的分子相容性,筛选出最匹配的Pluronic结构单元;(2)描绘载药系统的三维空间结构,以优化载体透膜性和药物释放性能;(3)总结胶束态和游离态Pluronic与逆转肿瘤耐药之间的内在关系和规律。本项目为中药抗肿瘤药多药耐药这一关键科学问题提出新方法、新思路。

结论摘要:

多药耐药现象是肿瘤治疗过程中亟需解决的难题。本课题以P-糖蛋白的抑制剂pluronic为载体,通过选择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pluronic、及改变pluronic分子中PEO和PPO 嵌段分子量组合配比,以紫杉醇、姜黄素、小檗碱、石杉碱甲、钩藤碱等为模型药物,构建了一系列在体内稳定且具有长循环的靶向给药系统。以核磁共振技术(NOE效应、弛豫时间、化学位移张量、自扩散系数和偶合常数等)、热分析、X射线衍射及电子显微镜等技术,研究载药胶束的粒子大小、载药系统的组装机制、载体/药物相互作用等与药物溶出行为及稳定性之间的关系。以人肺腺癌A549细胞及其耐药细胞株为对象,在细胞水平上考察各种胶束体系对药物细胞摄取的作用,研究制剂因素对逆转肿瘤细胞多药耐药性的影响,考察载药胶束的肿瘤靶向性并评价其抑制P-糖蛋白的潜力。项目组同时对载药胶束体内外的毒理及药效学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本项目构建的靶向胶束载药系统能够显著增强细胞内的药物浓度,有利于提高肿瘤治疗效应。为深入进行抗耐药性评价,我们构建了P-糖蛋白过度表达的P-gp-MDCKII细胞,在基金的支持下,课题组首次发现多个中药成分如石杉碱甲和钩藤碱均是P-糖蛋白的良好底物。


成果综合统计
成果类型
数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
  • 获奖
  • 著作
  • 5
  • 2
  • 0
  • 0
  • 0
相关项目
张峻颖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