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饮用水和环境卫生服务自2002年在中国采取独特的"三位一体"模式,使其成为兼具小型基础设施建设、初级卫生保健、生态保护等多维属性的社区公共产品。在贫困内涵不断拓展、贫困特征发生改变、扶贫政策由经济收入方式向福利服务方式转变,由宏观化、国家化、无差别化转向社区化、微观化、综合化、个体化转变的背景下,选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重要组成-安全饮用水和环境卫生服务为研究对象,将环境、健康纳入减贫困分析框架,应用多维贫困测量理论和方法揭示其对经济(收入)、政治(赋权)、人类发展(环境/健康)、安全(风险/脆弱性)、社会文化(社会/尊严)不同维度的贡献;导入倾向得分匹配法(PSM)对其效果差异进行比较和评判。构建计量经济学模型,从"量"的角度识别安全饮用水和环境卫生服务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和约束机制。本项目拟依托前期研究积累,结合中国情景,将国际前沿理论和工具本土化,为减贫战略转型提供参考。
Safe drinking water sanitation;Public services;Multidimensional poverty;The western rural areas;Empirical Analysis
课题组借助卫生经济学、公共管理学、社会学、福利经济学等多学科理论,应用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对水和环境卫生与经济社会发展展开多维度的研究,包括水和环境卫生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路径、水和环境卫生项目的成本收益分析、水和环境卫生项目支付意愿测量等内容。借鉴国际主流研究方法,从国内研究的薄弱环节入手,还尝试导入性别视角,从农村妇女的角度应用因子分析对水和环境卫生服务供给公平性进行了探讨。从而使人们对环境卫生改善与减贫的逻辑关系有更全面的理解。 课题组对陕西、山西、贵州等地进行了实地调研。具体使用的研究方法有定量分析方法,包括疾病流行水平估算方法、水和环境卫生成本收益分析方法、支付意愿方法(CVM );定性分析方法包括PEST分析矩阵、案例分析。首次指出水和环境卫生工作具有多重属性。水和环境卫生在改善过程展现出多维属性;如初始表现为基础设施建设、初级卫生保健、健康知识推广、社区公共产品均衡等效果,进而呈现为减少疾病、增加就业机会、改善村容村貌等影响,并在此基础对农村地区经济社会产生一些间接影响。这些影响具有多元的、交互的等特征。 多维度贫困的视角下,应用了借助县级、村级、住户三套调查量表,对样本地区山西省娄烦县塔圪垛村、向阳村、小河沟村、入户问卷调查和深度个案访谈。在多维度贫困分析框架下,对调查问卷进行赋值和测算,结果证明了农村水和环境卫生服务经济(收入)、政治(赋权)、人类发展(环境/健康)、安全(风险/脆弱性)、社会文化(社会/尊严)等不同维度的贡献。 研究报告梳理了国内外关于环境、健康与贫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社会投资与减贫之间关系的文献。在公共服务的视角下,论证了“三位一体策略”与减轻贫困逻辑关系,并在整理和测算国内农村水和环境卫生投资的情况下,应用数理统计论证了水和环境卫生投资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最后在多维度贫困分析框架下,对调查资料进行赋值和测算,论证农村水和环境卫生服务对减轻多维度贫困的重要性。贫困内涵不断拓展、贫困特征发生改变、扶贫政策由经济收入方式向福利服务方式转变,由宏观化、国家化、无差别化转向社区化、微观化、综合化、个体化转变的背景下,本课题研究结论丰富了减贫理论的视角,为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供了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