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口素质内涵与外延的系统辨析为起点,构建人口素质测度的理论模型、概念模型和可拓展的递阶层次结构模型。在因素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设计人口素质的测度准则和指标体系,构建综合评价模型。建立不同区域、不同时段的结构方程模型,并进行实证研究,明确人口素质对区域经济发展、产业结构、经济增长方式影响路径与效应。分别测算人口素质关键变量和综合素质对不同区域、不同时期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和贡献额。设计区域人口发展模式,对反映人口素质的关键性变量进行动态模拟研究;运用可拓分析原理,提出提高人口素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本项目在丰富与完善人口素质对经济发展贡献的实证研究方法的同时,为各级政府实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编制中长期人口发展规划、制定各项人口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population quality;economic development;contribution;empirical research;
基于对人口素质内涵及外延的认识、人口素质评价指标设计原则,构建由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人口社会结构四个方面共14个指标组成的人口素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全国1989-2008年的人口素质演变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得出“我国人口综合素质呈现逐年提高”的结论,但人口素质各个维度上升的幅度并不相同,呈现出一种非均衡性;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均呈现不断提升的态势,而我国人口的思想道德素质在1989-2002年间有所下降,2002年后,又有了缓慢上升的趋势,但上升的幅度较小;人口社会结构总体比较稳定。基于人口素质综合评价指标,并利用描述经济发展变量的7个指标,即人均GDP、GDP增长率、第三产业比重、财政收入增长率、城镇居民收入、农村居民收入、固定资产投资额,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得到反映全国人口素质构成四个方面的变量组、以及反映经济发展两个变量组的综合得分。通过对人口素质四个变量组与经济发展两个变量组间的典型相关分析,发现第一对典型相关系数高达0.99,这意味着人口素质的各构成要素与经济发展变量间具有很强的相关关系,可以进一步研究各构成要素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基于经济增长核算理论,利用生产函数估计技术,从人口素质综合指数角度测算了人口素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估计结果表明,人口素质综合指数对人均GDP的产出弹性系数为2.297,并且是统计显著的。据此测算的4个时期(1989-1993年、1994-1998年、1999-2003年、2004-2008年)的人口素质提高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分别为22.19%、22.68%、15.69%、12.62%,这表明人口素质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有下降趋势。分地区测算的结果显示,人口素质提高对东北、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8.8%、18.98%、23.91%和22.00%,这表明中西部地区的人口素质对经济增长具有更大作用。基于上述研究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1、逐步提高人口素质,促进我国人口素质全面、协调地发展; 2、需要从长期发展战略角度认识人口素质的意义; 3、计划生育工作重点实现从控制人口数量到提高人口素质的转变; 4、完善劳动市场相关制度,提高高素质劳动资源使用效率; 5、全面提高人口素质,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