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轮危机表明,仅仅依赖传统的微观审慎监管很难维护金融稳定,也很难确保长期的宏观均衡和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在这种情况下,充分考虑现代金融体系的内生性特征,重新构建有利于实现宏观经济和金融稳定的宏观管理框架,将成为危机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全球金融改革面临的一个现实议题。本项目的主要研究内容是在危机后的全球金融监管体系面临根本性改革的背景下,集中探讨如何构建能够同时实现宏观经济和金融稳定的宏观审慎管理框架及相应的实施方案。围绕上述主题,本项目拟通过系统的理论和实证研究,从主要宏观审慎政策之间的搭配与协调、金融危机的早期预警系统(模型与实施方案)、金融危机的后期管理(宏观政策与处置方案)、问题金融机构的处置等方面全面构建宏观审慎管理的政策框架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对中国的宏观审慎管理框架和实施方案进行系统分析。
Macroprudential framework;Macroprudential regulation;Monetary policy;Credit policy;Early warning system
本研究的基本目标是通过系统的理论和实证分析,全面构建有利于实现经济和金融稳定的宏观审慎政策体系框架。围绕这一主题,本研究共分六部分。 作为整个研究的起点和宏观背景,第一部分着重阐述金融不稳定的理论基础。 第二部分从结构上建立了本研究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体系,这一体系包括三大基本模块一是旨在探测系统性风险的早期预警系统,二是旨在对正在发生的失衡进行纠正的宏观审慎管理体系,三是旨在控制危机成本和影响的危机处置方案。 第三部分对宏观审慎的第一大支柱——“货币政策支柱”——进行研究。本部分通过将金融稳定纳入中央银行的损失函数,发现基于长期稳定视角的货币政策规则必须对金融体系的总体风险承担水平做出必要的反应。体现在利率规则上,纳入金融稳定考虑后的货币政策可能需要一个相对更高的利率规则值来抑制金融体系的过度风险承担。 第四部分主要对宏观审慎的第二大支柱——“金融监管支柱”——进行研究。本部分基于三个不同的“挂钩变量”,对中国逆周期资本缓冲的实施方案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随着中国的金融体系在2002年和2006年先后出现两次显著的结构性变迁,“狭义信贷”指标越来越难以反映金融体系的真实信用创造,而广义信贷和社会融资总量则更适合作为逆周期资本缓冲的“挂钩变量”。 第五部分对宏观审慎政策框架中的预警机制和危机处置方案进行了研究,并构造了一个新的“金融失衡指数”,同时对其在中国宏观审慎政策框架下的实践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该指数不仅可以有效描述中国经济周期中的金融失衡现象,而且比传统的CPI、FCI、PMI等指数更为准确,也更为领先。实证分析和大量对比数据表明,“金融失衡指数”可以作为衡量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良好指示器,并为宏观审慎政策的实施提供有效的决策和参考信息。 第六部分系统考察了包括货币政策、信贷政策和金融监管政策在内的宏观审慎政策规则及三者之间的协调搭配问题。模拟分析得出了三个基本结论一是宏观审慎更青睐简单清晰的规则,而不是复杂的多目标规则;二是基于宏观审慎的货币政策、信贷政策和金融监管政策通过合理的组合和搭配,不仅能更好地稳定经济和金融体系,而且可以有效降低单一政策所面临的多目标困境和政策负担;三是宏观审慎政策的协调搭配需要避免“政策冲突”和“政策叠加”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