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树栖型蝙蝠与植被、昆虫和天敌等构成相互依存、协同进化的生态关系,在森林生态系统进化机制等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国内几乎尚未开展该类蝙蝠物种多样性研究,尚属研究空白。本项目拟借今年国际蝙蝠(森林)年为契机,以已有蝙蝠前期研究为基础,在华南广东、广西和海南等区域内,利用进口并改进的竖琴式树栖蝙蝠采集网等工具(能保证采集足够种类和数量),以形态分类为基础,结合数值分类、细胞和分子分类手段(以保证物种分类鉴定的准确性),对管鼻蝠属、彩蝠属、鼠耳蝠属和伏翼类4属(类)中的树栖型(不含洞穴和房屋型)蝙蝠进行研究,在采集和弥补国内该类标本收藏严重不足状况的同时,预期获得蝙蝠新种或新亚种1~2个、中国新记录种2~3个,以期在我国树栖型蝙蝠物种多样性、系统进化、分布特点等研究方面取得较大突破,使我国在相对薄弱的树栖型蝙蝠研究方面,缩小与欧美国家的差距,尽快赶上国际先进水平。
South China area;Forest bat;Species diversity;;
森林树栖型蝙蝠与植被、昆虫和天敌等构成相互依存、协同进化的生态关系,在森林生态系统进化机制等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本项目在广东(南岭、黑石顶、罗坑和梧桐山等)、广西(十万大山、六万大山、瑶山)、贵州(荔波)、江西(井冈山、九连山和七溪岭)和海南(吊罗山、保亭、五指山等)等华南为主的省区,采用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蝙蝠竖琴网等工具,采集管鼻蝠属标本约10种400余号、彩蝠属2种100余号、鼠耳蝠属10余种500多号和伏翼类5种50多号,获得了至今国内种类最全、数量最多的树栖蝙蝠标本、分布和生态等信息,改变了国内该类标本收藏严重不足的状况,为“动物志(翼手目卷)”编写提供了重要的补充资料。本项目进一步采用形态比较、数值分析、细胞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手段对上述标本进行了分类及系统学等研究,获得管鼻蝠属新种1个(锦矗管鼻蝠Munina jinchus,论文初稿已经完成)、扁颅蝠属隐含种1个(华南扁颅蝠Tylonycteris fulvidus)、中国树栖蝙蝠新记录种3个(菲氏管鼻蝠Munina feae、泰坦尼亚彩蝠K. titania、中越鼠耳蝠Myotis indochinensis),以及广东、江西等省蝙蝠新纪录近10种,为广东南岭、江西井冈山、九连山等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规划制定提供了重要依据。对小黄蝠Scotophilus kuhlii、艾氏管鼻蝠、中管鼻蝠和泰坦尼亚彩蝠等的种群遗传结构,翼手目在哺乳动物中的物种分化特征及早期分化趋势与起源等进行了研究。上述研究结果与进展表明,我国在树栖蝙蝠物种多样性、系统进化、分布特点等研究取得一定的突破,缩小了与欧美国家在同类研究中的差距,赶上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本项目研究成果发表SCI论文5篇,国内核心期刊论文8篇,一般期刊2篇,国内外会议论文各3篇。同时该项目还培养和建立了一支以形态分类为主,并已熟练掌握和运用分子和细胞学手段开展分类学研究的创新团队——华南蝙蝠分类与系统演化研究团队,培养出年轻有为的蝙蝠分类学者1名,蝙蝠生态与分类为主的硕士研究生一批(其中已毕业3名,在读5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