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立项数据库 > 立项详情页
隐睾性不育的生精细胞和内环境功能研究及治疗新对策
  • 项目名称:隐睾性不育的生精细胞和内环境功能研究及治疗新对策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批准号:30972989
  • 申请代码:H0424
  • 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研究期限:2010-01-01-2012-12-31
  • 项目负责人:张茨
  • 负责人职称:副教授
  • 依托单位:武汉大学
  • 批准年度:2009
中文摘要:

隐睾是导致男性不育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对其发生机制仍存在许多模糊的地方,治疗上也缺乏有效手段。本项目采用内分泌环境干扰药物建立先天性隐睾小鼠模型及隐睾下降固定模型,检测不同时期睾丸生精和内环境指标的改变;利用生殖细胞精曲小管内移植技术,将不同时期隐睾的生精细胞植入到具有正常内环境的受体以评估隐睾生精细胞的分化成熟功能,同时也将正常功能的精原干细胞或与Sertoli细胞混合移植到隐睾受体来评估不同时期隐睾的内环境状态,通过这种双向移植技术,从干细胞与内环境的角度进一步明确隐睾性不育的发生机制;同时通过激素干预评估体内内分泌大环境对生精的影响,最终为生殖细胞移植治疗隐睾性不育之新对策提供实验依据。

结论摘要:

环境雌激素被认为是隐睾发生的重要因素,目前大多数文献主要研究环境雌激素导致隐睾的发生机制,对生精功能的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采用DBP、DES和Flu等环境雌激素诱导隐睾模型,以了解隐睾发生机制及对生精功能的影响。主要从隐睾的发生情况、INSL3 的表达、生精功能评估及生精内环境的变化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结果,根据环境雌激素的类型及作用时间的不同,隐睾的发生率不尽相同。诱导隐睾往往需要大剂量长期的环境雌激素干扰。雌激素导致的睾丸生精障碍主要表现为原发性的睾丸发育不良,而雄激素受体阻断剂导致的隐睾对生精的直接影响较弱。隐睾导致生精异常更主要通过温度引发的凋亡。环境雌激素可导致生精内环境的恶化,对生精产生一定影响。因而,环境雌激素是否为临床上隐睾发生的重要因素值得商榷,隐睾发生的机制主要与INSL3/RXFP2的表达及引带的发育相关,隐睾的发生更主要在第二阶段。我们研究的结果对传统的隐睾发生机制提出了挑战,并对隐睾与生精的关系进行的探索性的研究。


成果综合统计
成果类型
数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
  • 获奖
  • 著作
  • 1
  • 0
  • 0
  • 0
  • 0
相关项目
张茨的项目
期刊论文 10 会议论文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