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是老年性痴呆中最主要的一种,且逐年呈上升趋势,迄今为止没有有效的药物和治疗方法,因此早期诊断和防治非常重要。本项目对VD早期诊断和程度分级的特征参量的提取方法、定征分级判据的确定方法进行研究。采用高阶统计量、非线性动力学等方法,从神经电生理信号(脑电、诱发电位、事件相关电位)中无创提取能反映VD痴呆程度的特征参量。一方面将特征参量与临床、神经心理学、神经影像学等检查相结合,确定出能应用于临床的VD早期诊断标准和程度分级的定征判据。另一方面还可将特征参量用于VD患者长期治疗的监测,对药物和治疗方法的疗效作出量化的评定,有助于筛选出疗效好的治疗手段。通过利用EEG、ERP三维脑功能成像与MRI/CT图像融合技术可检测出不被MRI/CT检查发现的早期微小病灶,为及时治疗争取时间。这些研究对于VD的早期诊断和防治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针对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 VD)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特点,完成了事件相关电位(ERP)和脑电(EEG)的实验设计,并采集了VD组、正常老年组、青年组在执行不同认知任务状态下的ERP和EEG信号。深入研究非线性、相同步、高阶谱、时频分析等信号处理技术,并将其运用于VD早期诊断指标的提取。首先,一些非线性方法被首次用于VD患者的ERP研究,研究表明VD患者ERP的近似熵、样本熵在任务执行前后的变化程度明显小于正常组,且随着痴呆程度的增加而减小。其次,VD患者在执行认知任务过程中EEG的复杂度、谱熵明显高于正常组;在平静状态下的相同步相干指数也明显高于正常组。这些特征参量都具有计算简单、易于实现、灵敏性好的优点,为临床VD早期诊断和程度分级提供了客观量化指标和相应的测试方案。为了减少ERP实验中所需刺激数较多的问题,开展基于主成分分析、独立分量分析的ERP单次提取研究,并取得一定进展。还对不同想像意识任务状态下的脑电模式识别技术进行研究,对神经电生理信号的处理技术及快速算法进行研究,并将常用算法编辑成一个专用软件,为后续研究创造了条件。已发表论文12篇,SCI检索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