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立项数据库 > 立项详情页
中华按蚊感染疟原虫后高表达热休克蛋白40鉴定及功能研究
  • 项目名称:中华按蚊感染疟原虫后高表达热休克蛋白40鉴定及功能研究
  • 项目类别:专项基金项目
  • 批准号:81141085
  • 申请代码:H1907
  • 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研究期限:2012-01-01-2012-12-31
  • 项目负责人:朱淮民
  • 负责人职称:教授
  • 依托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 批准年度:2011
中文摘要:

疟疾是世界上流行最严重的热带病之一。从分子水平阐明疟原虫与蚊虫宿主的相互作用机制,对于构建降低媒介能量或不传播疟原虫的转基因蚊虫,有重要意义。中华按蚊和斯氏按蚊对约氏疟原虫的易感性有明显差别。在前期筛选中华按蚊消减杂交cDNA文库鉴定并全长合成热休克蛋白40(hsp40)cDNA基础上,进一步鉴定hsp40基因组成,用基因组步移法扩增上游序列,比对、分析翻译起始点、序列一致性等;对可能的启动子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鉴定。由于hsp70和 hsp40共表达协同发挥许多重要的生理功能,分析蚊虫感染疟原虫后不同时间hsp40和hsp70 mRNA水平以及Hsp40蛋白在组织中分布情况,用RNAi干扰技术将shRNA导入蚊虫致hsp40基因表达沉默,观察对蚊虫疟原虫感染率,进一步确定hsp40抑制疟原虫在蚊体内的发育作用。研究hsp40基因在疟原虫感染免疫中的作用,可为通过防制疟疾提供候选靶分子。

结论摘要:

疟疾是世界上流行最严重的热带病之一。从分子水平阐明疟原虫与蚊虫宿主的相互作用机制,对于构建降低媒介能量或不传播疟原虫的转基因蚊虫,有重要意义。疟原虫在蚊体内的发育极其复杂,大部分的疟原虫只在极少的按蚊中传播。实际上,全世界422种按蚊中,只有40种是疟原虫重要的媒介。不同种之间传播疟疾的能力有所不同。这种差异可能是蚊虫的生理和生化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他们在不同的蚊种中表达不同。目前认为蚊虫的免疫系统对疟原虫的生长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大多数结果都是来源于冈比亚按蚊基因组测序。中华按蚊和斯氏按蚊对约氏疟原虫的易感性有明显差别。前期筛选中华按蚊消减杂交cDNA文库,发现热休克蛋白40(hsp40)表达上调,并全长合成热休克蛋白40cDNA,进一步研究hsp40基因在疟原虫感染免疫中的作用,可为通过防制疟疾提供候选靶分子。本研究选用对约氏疟原虫易感的斯氏按蚊模型,构建消减杂交文库,筛选差异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与相对不易感的中华按蚊感染疟原虫筛选的差异基因相比较,寻找两者之间的差异。从构建的正向文库得到54条序列,反向文库得67条序列。将所有序列与NCBI/tblastx/ESTs做同源性搜索,结果显示两个文库中有51条序列可以找到相似度较高的同源性序列,有66条序列未能够比对到相似序列。将其中未找到相似序列的66条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 20条序列含有信号肽区域;只有1条属于非经典分泌蛋白; 11条序列属于分泌通路信号肽(secretory pathway signal peptide,SP),27条序列属于线粒体靶位肽(mitochondrial targeting peptide,mTP);10条序列含有跨膜螺旋结构及信号肽区域。ProtFun结果显示多数序列参与蛋白合成,能量代谢,蛋白翻译等。Gene Ontology category 结果显示多数序列为生长因子,受体,离子通道,转录调节蛋白,结构蛋白,及免疫反应蛋白等。将两种蚊虫差异表达基因用CLUSTALX1.83比对,未发现有相同序列,中华按蚊感染了疟原虫后上调表达的热休克蛋白40(Hsp40)在斯氏按蚊模型中未发生上调,从另一侧面证明了该基因在蚊虫感染疟原虫免疫中有重要作用。


成果综合统计
成果类型
数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
  • 获奖
  • 著作
  • 2
  • 0
  • 0
  • 0
  • 0
相关项目
期刊论文 6 会议论文 6
朱淮民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