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题首先研究与汉族人椎间盘退变有关的遗传易感基因,而后调查该类基因在汉族椎间盘退变患者中及在普通人群中出现的概率,最后利用基因敲除技术在大鼠中验证该易感基因突变与椎间盘退变疾病的相关性,并同时建立椎间盘退变模型。目前我们在临床上已发现汉族椎间盘退变患者具有一定的家族倾向性,在该类家族中即使是儿童时期亦有椎间盘退变。故寻找汉族人椎间盘退变的遗传基础,对预防高危人群的早期发病具有重要意义,该实验的
椎间盘退变(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IDD)是导致颈肩腰腿痛的最重要原因。其发生发展机制因其复杂性而至今尚未完全明了。国外研究表明其发生与遗传因素相关。但国内尚无相关研究。本课题在国内首次研究发现汉族人中IL-6、TGF-β1、IL-1β、IL-1Ra、VDR、TNF-α、MMP-3、FN 和FasL等基因均存在单核苷酸多态性。其中,IL-1β-511T>C、TGF-β1启动子-509C>T、IL-1Ra 基因86 bp VNTR等均与IDD密切相关。进一步研究表明,IL-1β、TNF-α与IL-6 的增高,促炎因子与抗炎因子失调,MMPs/TIMPs失衡均是IDD重要原因。炎性环境可提高细胞对FasL凋亡作用的敏感性。利用120Kda Fn片段、IL-1β和FasL成功构建了2个新型IDD动物模型。首次成功利用RNA干扰技术将Fas-siRNA转入椎间盘细胞可明显下调Fas基因表达,为利用该技术构建全新IDD模型和防治IDD研究打下了坚实基础。本课题补充和发展了汉族人的IDD机制,可为预防、预测和未来IDD的基因治疗提供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