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立项数据库 > 立项详情页
基于OLED及OPD的高通量集成微流控生物芯片及其检测系统研究
  • 项目名称:基于OLED及OPD的高通量集成微流控生物芯片及其检测系统研究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批准号:61074166
  • 申请代码:F030303
  • 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研究期限:2011-01-01-2013-12-31
  • 项目负责人:闫卫平
  • 负责人职称:教授
  • 依托单位:大连理工大学
  • 批准年度:2010
中文摘要:

为满足后基因组时代的研究,以及流行性疾病、血液和药物等筛查过程中大量平行检测和分析的需求,为实现微流控分析系统的微型化和集成化,本项目在前期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将多通道连续流动式PCR扩增反应芯片、微流量传感器、并联无阀微泵、多通道毛细管电泳芯片集成在同一基体上,利用线阵列式有机发光器件(OLED)作为光源,采用与OLED垂直层叠结构的有机光电探测器(OPD)阵列采集荧光信号,研制微型化集成化的高通量微流控生物芯片及其检测系统。该系统将被测样品的扩增反应与毛细管电泳分析相结合,采用并联无阀微泵驱动样品移动,通过在OLED和OPD间设置相互垂直的偏振片滤除激发光的干扰,利用嵌入式系统进行系统控制及信号处理,在增强系统功能的同时将大大缩小仪器的体积。尚未见到与本课题所提出的集成系统结构相似的报道,本申请具有较大的创新性及自主知识产权。该项目具有良好的前期研究工作基础,可以实现预期研究目标。

结论摘要:

本项目以微流控分析系统的微型化和集成化为出发点,通过对分立器件及检测系统结构的优化研究,大大缩小了毛细管电泳芯片分析及检测系统的体积,研究内容包括(1)运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收缩/扩散型无阀微泵腔的流动特性,在并联无阀微泵的结构设计及其优化基础上,利用MEMS技术完善了无阀微泵的制作工艺,分析了压电片和磁力驱动的效果,实现了对PCR芯片中样品的进样驱动。(2)设计了基于光纤扫描式多通道毛细管电泳芯片检测系统,采用绿光半导体激光器,利用V形结构的两根单模光纤传输激发光和荧光信号,以雪崩二极管检测荧光信号,通过曲柄将电机的匀速旋转变换为扫描轴的往复式运动,实现了结构简单的多通道扫描检测。 (3)采用片式LED光源及两片偏振方向互相垂直的线性偏振片,利用针孔、CCD器件、数据采集及信号处理等单元,组建了基于偏振隔离结构的垂直层叠式电泳芯片荧光检测系统,大大缩小了检测系统的体积,提高了系统的信噪比。(4)设计并制作出以POAPF:Ir(ppy)3为发光层的绿光有机发光二极管器件,通过在器件的玻璃基底表面贴附微透镜阵列薄膜,提高了器件入射光强度,实现了对罗丹明B样品的电泳分离检测。(5)开展了基于FPGA的循环数目可选的连续流动式PCR芯片研究,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进行加热器和温度传感器版图结构设计,利用MEMS加工技术制作出Pt薄膜加热器和温度传感器及毛细管电泳芯片,并封装成CF-PCR-CE芯片。利用该芯片对植物DNA样品进行扩增反应,实现了样品从扩增至毛细管电泳的一体化检测。(6)开展了基于PDMS薄膜的热驱动式微阀研究。利用有限元软件对弹性薄膜进行了热-结构耦合分析,根据优化的结构参数采用MEMS技术完成了微阀的制作。在单通道微阀特性的测试分析及结构优化基础上,实现了多路微通道内液态样品的流向控制。 (7)为了将光电探测器集成在电泳芯片上,开展了有机半导体光电探测器(OPD)的研究,在器件结构、材料组成、制备工艺及性能分析方面得到初步研究结果。(8)PDMS的疏水性不利于生物样品在通道内的移动,采用臭氧紫外法对其表面进行改性处理,使PDMS表面水接触角变小,亲水性明显增强,并利用多种表征方法分析其改性机理。 (9)根据低电压电泳芯片的驱动原理,设计了十字形和螺旋形通道的低电压电泳芯片,根据ANSOFT 分析结果进行芯片结构的优化,完成了芯片的制作,


成果综合统计
成果类型
数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
  • 获奖
  • 著作
  • 17
  • 8
  • 0
  • 0
  • 0
相关项目
期刊论文 73 会议论文 15
期刊论文 60 会议论文 2 获奖 1
闫卫平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