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在我国许多农村地区已经出现了农村公共产品的民间供给和私人产品化现象,对相关公共政策的研究将有助于政府职能、政策行为和管理体制的调整,最终建立完善的农村公共品筹资制度和提高农民消费者的福利水平,从而将有助于农村公共品供给难题的解决。本项研究的目标是主要通过理论模型的构建和案例研究,为中国农村公共产品民间供给和私人产品化中的公共政策选择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为此,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包括(1)构建一个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变迁成本-收益理论模型,从理论上推导影响农村公共品民间供给和私人产品化的公共政策因素;(2)以农村小型水利设施、农村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和农村技术信息服务作为案例,进行案例研究,并对案例研究结论进行总结归纳,提出农村公共产品民间供给和私人产品化中的有效公共政策框架设计;(3)结合案例研究和理论分析,讨论有效公共政策框架所必须依赖的经济社会条件和配套制度改革。
对农村公共产品的民间供给和私人产品化现象的研究,所提政策框架将有助于政府职能、政策行为和管理体制的调整,最终建立完善的农村公共品筹资制度和提高农民消费者的福利水平,从而将有助于农村公共品供给难题的解决。本项研究在对农村医疗卫生、农田水利设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农机服务、农技服务等农村公共服务进行实地调研与案例分析的基础上,对农村公共产品民间供给及私人产品化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的主要内容为(1)农村公共产品的民间供给的条件以及现实中存在的主要形式;(2)农村公共产品的民间供给所面临的微观和政策、制度层面的主要制约因素;(3)农村公共产品的民间供给中的效率与公平问题。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本课题提出民间供给与供给效率、供给公平之间不存在必然的确定性关系,必须采取合适的、差别性的公共政策以改进供给效率、确保供给中的公平。为此,本项研究提出了一个系统、完整的促进农村公共产品民间供给、并兼顾供给效率与公平的公共政策框架。本项研究的主要成果包括1份主报告、6份背景研究报告以及8份专题研究报告,共计约18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