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药用民族植物学的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在蒙古族民间传统医药知识保留较好并且植物多样性相对丰富的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兴安盟、赤峰市、通辽市和锡林郭勒盟等东部地区,以旗为单位设置样地访谈调查民间蒙医生和蒙古族农牧民所掌握和应用的药用植物知识,内容包括民间药用植物种类、传统命名、药用部位、民间采集与加工炮制、用药方法、所治疗疾病、疗效以及民间对药用植物资源的管理和保护等;用定量方法计算评估民间药用植物的潜在价值;对比分析民间植物药知识与蒙药学和中草药学之间在植物种类和部位的选择、采集与加工方法、炮制方法、用药方式方法以及所治疗疾病等方面的相关性。本项目旨在挖掘整理蒙古族民间植物药知识遗产,寻求获得药用植物新资源和部位,尤其为蒙药用植物的丰富和多样化提供具有民间利用基础的原型知识和线索。与此同时,通过本项目的研究为内蒙古乃至我国生物-文化多样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第一手资料。
the eastern Inner Mongolia;the Mongolians;folk medicinal plants;folk medicinal knowledge;survey and evaluation
采用药用民族植物学的研究方法,调查研究了内蒙古东部地区蒙古族民间药用植物知识。本项目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共调查11个旗,访谈调查蒙古族农牧民533名,民间医生13名。本研究获得了内蒙古东部地区蒙古族民间药用植物191种、1亚种、9变种、1变型,隶属于65个科、141个属。本研究还获得了药用植物的民间名称、民间药用部位、民间药用方法、民间的功能和主治。被子植物在内蒙古东部地区蒙古族民间药用植物中占绝对优势,占全部植物种类的96.03%;菊科、蔷薇科、百合科、豆科的种类相对较多。在内蒙古东部不同地区蒙古族民间最普遍被利用的药用植物为草麻黄(Ephedra sinica)、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苦参(Sophara flavescens)、防风(Saposhnikovia divaricata)、马蔺(Iris lactea var.chinensis)、蒺藜(Tribulus terrestris)。蒙古族民间所选择的植物药用部位多样化,全草和地上部分为最突出的药用部位,其次为根和种子;花是蒙古族民间作药材的特色植物器官。蒙古族民间有着把同一种植物的不同部位用于治疗不同疾病的特殊做法。把民间植物药可分为内服和外用两大类。内服以水煎服为主,但也有直接食用的方法,属于民间食物疗法。外用包括涂擦和药浴方法。民间的药物功能包括清热、解毒、安神、强身、败火、利尿、利水、止汗、发汗、止痛、止血、祛风湿、活血、止咳、止泻、止痒等。在民间药所治疗的疾病中,风湿、腰腿痛、关节痛、皮肤病等疾病最多,其次为感冒、咳嗽、发烧、肠胃疾病、肝胆疾病等。在民间采用的药物功能或疾病名称中经常出现“巴达干”、“巴木”、“赫依”、“协日”、“协日乌苏”等蒙医蒙药特有的名词,表明了蒙医药体系来源于蒙古族民间医药知识和经验的事实。本项目所获得的第一手资料和结果对药用植物新资源的发现和开发利用提供了知识原型和重要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