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粗缩病(RBSDV)和水稻条纹叶枯病(RSV)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农业生产上出现的最严重的病害问题之一,此病害的发生与全球气候变暖、栽培技术演替和农作物种植结构调整紧密相关。本项目拟以这两种同由灰飞虱传播的、生物学特性极其相似但流行生态差异明显的水稻病毒为研究对象,以水稻栽培技术发展较快的江苏为典型生态区,运用系统学原理,结合病毒流行生态系统中病毒、寄主、介体和环境四大因子的互动关系,采用比较和宏观分析手段,阐明灰飞虱持久性传水稻病毒流行系统结构特征,发掘当前轻型栽培技术条件下制约病害流行的关键生态因子,为病害生态治理策略的制定和预测预报提供理论依据。其研究结果在植物病毒病害频繁发生的今天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玉米粗缩病(RBSDV)和水稻条纹叶枯病(RSV)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农业生产上出现的最严重的病害问题之一,本项目以这两种同由灰飞虱传播的、生物学特性极其相似但流行生态差异明显的水稻病毒为研究对象,研究明确了卵传与否决定了RSV和RBSDV流行的侵染模式,前者以再侵染为主适宜在水稻上流行,后者以初侵染为主适宜在玉米上流行,寄主抗性的差异也是两者流行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过一系列研究初步阐明了灰飞虱传水稻病毒流行系统结构特征。首次将灰飞虱与RSV的亲和性互作关系分为4个类群高亲和性、中亲和性、低亲和性、非亲和性。明确了秧苗密度大是旱育秧抗病的主要原因。首先提出水稻条纹叶枯病控制中常规条件下可放弃秧田一代灰飞虱成虫防治的新设想。国内率先提出了"生态调控先行、抗病品种为主、栽培控病辅助、治虫防病应急"的水稻条纹叶枯病(RSV)控制策略和"调整播期为主、耐病品种为辅"的玉米粗缩病(RBSDV)治理策略。前者2005、2006年在江苏姜堰等地示范,有效控制率在95%以上;后者2000-2006年在江苏全省玉米种植区普遍应用,有效控制率在85~95%,取得明显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