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当前已达到血吸虫病传播控制标准,如何压缩钉螺面积和防止感染性钉螺复现,切断血吸虫病传播途径,实施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防治策略,对于江苏省巩固防治成果和实现传播阻断的目标至关重要。鉴于钉螺控制在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中的重要性,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探讨长江江滩钉螺的空间分布与扩散规律。基于我们前期已成功构建用于空间异质性分析的钉螺景观格局-贝叶斯复合模型和线粒体DNA基因测序的遗传信息数据库,本课题拟完成1.结合江苏省的血吸虫病防治专项工作,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构建空间异质性分析模型,识别其空间分布与扩散规律的流行病学依据;2.在进一步分析钉螺群体的遗传结构的基础上,分析钉螺种群的空间遗传格局,识别其空间扩散规律的遗传学基础;3. 耦合钉螺的空间信息与遗传信息,探讨其空间扩散的规律及其相关原因。通过上述研究,力图阐明钉螺的空间分布规律与扩散方向,从而指导现场防治工作开展。
Schistosomiasis;Oncomelania hupensis;spread trend;Spatial heterogeneity;Genetic structure
鉴于钉螺控制在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中的重要性,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探讨长江江滩钉螺的空间分布与扩散规律。课题组力图通过空间流行病学与景观遗传学技术,阐明钉螺的空间分布规律与扩散方向,从而指导现场防治工作开展。通过三年的研究,课题组成功构建了系列的钉螺与血吸虫病分布贝叶斯时空复合模型,有效识别钉螺和血吸虫病的时空异质性;成功建立江苏省境内沿江区域感染性钉螺的时空异质性分析方法,发现江苏省境内沿江的当地居民和家畜引起钉螺感染的作用相对较少;长江水域的外部因素如流动渔船民,对血吸虫病传播的作用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基于谷歌地球(Google Earth)、网络地理信息系统(Web GIS)、互联网等技术,成功构建了血吸虫病监测数据与预警信息发布平台,更简单的操作,大规模降低系统成本,及时让大众方便迅速获取血吸虫病公共服务空间数据和预警信息;成功利用微卫星DNA 、核糖体DNA等分子标志识别了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湖北钉螺群体的遗传结构,显示江苏群体的分子变异方差最低,安徽群体与江苏群体首先聚为一支,然后依次同湖南、江西、湖北群体聚在一起,提示长江下游江西、安徽和江苏3省沿长江分布的湖北钉螺群体遗传多样性主要存在个体间,群体间未形成明显的遗传分化;科研成果获江苏省医学科技二等奖1项;获软件著作权1项;培养研究生1名。项目完成了合同所规定的全部目标任务,达到了预期的目的,研究成果大大提升了血吸虫病流行病学方面的监控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