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从事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分子病原学与免疫的基础研究。主持国家 "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国家"十一五"支撑计划等课题。在国际上首先发现PRRSV自然缺失变异毒株的存在,率先揭示PRRSV感染可抑制猪瘟疫苗的抗体应答,揭示了PRRSV与猪圆环病毒2型(PCV2)共感染可协同抑制猪体免疫功能;鉴定出存在于PRRSVNsp2新的B细胞表位,构建出PRRSVNsp2缺失标记毒株,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新型标记疫苗的研发开辟了新的途径;从病原学与血清学角度率先确认我国规模化猪场脑心肌炎病毒(EMCV)感染的存在,探索了特异性siRNA对EMCV复制的抑制作用,成功构建出对EMCV感染具有良好免疫保护活性的重组腺病毒;开展了PCV2、猪鸡源大肠杆菌等重要动物病原的相关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近五年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16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项。
PRRSV;genomic variation;pathogenicity;molecular mechanism;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是严重危害全球养猪业的病毒性疫病,本项目着重研究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毒株间致病性差异的分子机制。经过四年的研究工作,完成了项目计划任务书中的研究内容,而且有所拓展,取得了有价值的学术进展。1. 解析了我国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高致病性毒株Nsp2编码区30个氨基酸缺失与其致病性和毒力增强无关,揭示高致病性毒株Nsp2编码区30个氨基酸缺失不能作为毒力的标记,仅是区别于其它北美洲型毒株的基因组特征,与其致病性和毒力增强无直接关系;2. 分析了我国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的变异与演化,揭示了我国毒株的多样性特征和高致病性毒株的演化轨迹;3. 发现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不同毒株共感染在猪体内可产生复杂的重组现象和致病性增强的重组毒株,为“重组是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变异的重要分子机制”提供了有力的科学依据,且提示减毒活疫苗的广泛使用无疑会增加PRRSV毒株的多样性;4. 揭示了基因组具有特征性差异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毒株致病性的差异,发现高致病性毒株具有广泛的组织嗜性;5. 揭示了我国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高致病性毒株毒力相关的基因区域,初步解析了其毒力的分子基础;6. 揭示了PRRSV感染靶细胞蛋白质组的变化以及高、低致病性毒株感染靶细胞蛋白表达的差异,为理解PRRSV感染诱导靶细胞的功能改变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7. 发现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的Nsp1β与宿主细胞蛋白PCBP2存在相互作用,且有利于高致病性毒株的复制;8. 发现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感染可诱导宿主细胞自噬 ,且自噬促进病毒的增殖;9. 揭示了高致病性毒株感染可严重抑制机体的细胞免疫应答和诱导强烈的炎症反应, PRRSV与PCV2共感染可加重免疫抑制;10. 揭示了PRRSV持续性感染猪体内调节性T细胞(T-regs)的动态变化,提示T-regs在PRRSV持续性感染中具有作用。项目的研究成果对于我国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免疫防控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