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溶性MHC I具有清除抗肿瘤效应细胞的功能,同造血系统恶性肿瘤疾病相关,然而其产生机制还不清楚。在前期的研究工作中,我们筛选出了可介导可溶性MHC I产生的3种金属蛋白酶,提出了游离型可溶性MHC I细胞表面切割、复合物型可溶性MHC I内化切割后随外排小体释放等观点。本课题拟运用定点突变、免疫沉淀、免疫印迹、蔗糖密度梯度离心、亲和纯化和蛋白测序等方法评价3种金属蛋白酶在可溶性MHC I诱导性产生中的贡献,明确可溶性MHC I产生亚细胞定位和释放途径,确定可溶性MHC I精确蛋白切割位点。本课题的实施一方面可在理论上系统阐明可溶性MHC I产生机制,另一方面将为针对造血系统恶性肿瘤疾病开展免疫干预治疗研究提供药物设计靶标,因而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社会意义。
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class I;Metalloproteinase;Multivesicular bodies;;
项目组已经按原计划完成了相关内容的研究,回答了相应的科学问题。主要科研结论包括(1)IFN-γ通过诱导ADAM17蛋白表达诱导sMHC I产生。相关的实验证据包括ADAM17 siRNA可显著抑制IFN-γ诱导的sMHC I产生;IFN-γ不是通过诱导MHC I分子和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的表达诱导sMHC I产生;IFN-γ可显著诱导ADAM17蛋白表达。(2)sMHC I产生于晚期内体。相关的实验证据包括内化必需序列为可溶性HLA-A2产生所必需;含有sMHC I 的细胞器为晚期内体标志蛋白Rab 7阳性;在晚期内体同时存在sMHC I和可介导其产生的ADAM17蛋白酶。 (3)切割形式的sMHC I独立于外排小体被释放至胞外。相关的实验证据包括外排小体生成抑制剂渥曼青霉素对sMHC I 产生无显著影响;外排小体上检测不到V5标记的MHC I分子 C末端切割残留片段;切割型可溶性MHC I与外排小体都来源于细胞内多泡小体同质膜的溶合后释放,但切割型可溶性MHC I并不包含在外排小体的泡囊中,而是独立于外排小体释放。(4)游离型sMHC I产生于细胞表面。相关的实验证据包括分离的细胞膜可产生游离型sMHC I;在细胞内细胞器检测不到游离型sMHC I。(5)270 aa (A)和271 aa (V)之间是sMHC I的切割位点。相关的实验证据包括体外混合ADAM17蛋白和合成的HLA-A2肽,进行MALDI-TOF-MS(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分析,结果显示切割位点位于HLA-A2 270 aa (A)和271 aa (V)之间;定点突变HLA-A2 271 aa (V)对应的基因位点可抑制可溶性HLA-A2产生。总之,本课题的实施一方面在理论上首次系统阐明了可溶性MHC I的产生机制,另一方面为针对造血系统恶性肿瘤疾病开展免疫干预治疗研究提供了药物设计靶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