铀是核电的燃料,堆浸已成为天然铀生产的主要方法。然而,在堆浸过程中,由于物理、化学和微生物的原因会在矿堆局部性的或阶段性的存在着真、假胶体,胶体的存在往往会阻滞浸出的铀酰迁移到溶液中,阻滞或延缓浸出的进行,造成矿石的浸出率不高,浸出周期长,导致卸堆后的尾碴渗出液铀浓度高,既使得铀资源流失又造成环境压力。且关于浸出过程中的胶体阻滞方面的研究还未见报道,因此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尤为必要。本项目通过研究不同类型的铀矿石的堆浸过程中的胶体阻滞作用,对载铀胶体进行化学组成以及分子结构分析,研究胶体形成和阻滞的机理,研究影响胶体形成的主要因素,研究微生物引起的胶体阻滞作用,探索减少胶体阻滞影响的方法和措施,建立堆浸过程中物理、化学、微生物耦合作用下胶体阻滞模型,提出铀矿石堆浸过程中减少胶体阻滞的措施。为堆浸生产过程调变工艺参数,改善浸出条件,提高浸出率提供理论依据和相关的参数。
针对堆浸机理性的研究相对薄弱的事实,开展了这方面的实验研究工作。选择有代表性的3种铀矿石,进行化学分析。通过单因素实验,考查了粒径、Eh、pH、H2O2、无机添加物、有机添加物、温度对浸出过程的胶体影响。结果显示pH越小、Eh越高从矿石中释放到浸出液中的金属离子越多产生的胶体量就越多。对胶体的组成和分子结构进行了分析。模拟堆浸进行小柱浸出实验,获取载铀胶体,对载铀胶体进行了表征,考察了浸出过程工艺参数(Eh,pH,H2O2,喷淋密度)对胶体阻滞形成的影响,发现浸出过程中浸出液中的胶体量与浸出曲线的变化基本一致。加入氧化剂浸出液中前期胶体量要高些,后期却相反。利用合成的胶体,考察了胶体存在的适宜条件在pH值在1.5-3.0、载铀胶体的粒径大部分分布在20-1000 nm之间。胶体的载铀量在2.43×10-3-3.84×10-3 mmol/mol。选择有代表性的浸矿细菌At.f实验研究因细菌的加入,对浸出过程中胶体量及胶体载铀量的影响,并据此分析胶体对浸出过程的阻滞影响。发现在最初的几天,浸出液的pH快速下降,之后因加入的浸出液酸浓度的改变和细菌繁殖数量的变化,使pH保持在相对稳定的范围内。随着浸出的推进,胶体量及胶体载铀量会减少。对载铀胶体进行了红外和SEM/EDS分析,以此判断胶体的主要组成元素及官能团,胶体主要由Fe、Al、U、Mg、C、O等组成。浸出结束后,从浸出柱(矿堆)不同高度的浸出渣中,分离胶体,对胶体的量及载铀量进行分析,以评价细菌辅助浸矿过程中,沿浸出高度方向上的胶体阻滞影响。结果显示矿堆上部的浸出率明显高于底部的浸出率,而底部矿渣中洗出的胶体量明显高于顶部的矿石,说明在浸出过程中,随浸出液的流动,pH发生变化,再加上胶体与矿石颗粒表面接触,发生絮凝及被矿石表面吸附,会滞留在矿堆的底部,对浸出产生影响,使矿堆高度方向的浸出率有明显的差异。利用生产企业矿堆样品,通过实验室的培养、分离微生物,初步鉴定微生物的类型、数量,筛选出优势菌并进行培养。考察了微生物的存在及代谢产物对胶体阻滞的影响。在获取各种实验数据的基础上,利用物料平衡、反应动力学方程、建立堆浸过程中物理、化学、微生物耦合作用下平衡方程,对阻滞机理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铀矿石堆浸过程中减少胶体阻滞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