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系列历史资料和项目执行期间的补充观测,计算20世纪70年代以来长江入海泥沙减少趋势下各时段(5年左右)的口门区淤涨速率以及相应时段的"入口门"平均输沙率和平均含沙量,建立淤涨速率和来沙条件之间的定性和定量关系,探讨口门区冲淤转换的临界条件,认识冲淤变化的空间差异,揭示冲淤调整的沉积动力学机制,并提取三峡工程运行初期口门区泥沙和地形响应的信息,尝试预测今后10-20年口门区冲淤变化的基本走势。河流入海泥沙减少正成为全球的普遍现象,由此引发的三角洲海岸冲淤调整是当前地球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作为世界重要河流之一的长江,其入海泥沙也正在急剧下降。在这样的背景下,三角洲正在发生和将要发生怎样的变化,目前知之甚少。而对这一问题的回答不仅能丰富陆海相互作用的理论,而且是长江三角洲可持续利用的重要参考。本项目将研究对象聚焦于对河流来沙变化反应最敏感的口门区,有助于解答上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