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内磁层是等离子体层、环电流和辐射带相互作用的复杂系统,与电离层和外磁层紧密耦合,是具有重要空间天气效应的区域。本项目着眼于内磁层中等离子体层边界层这一全新的概念,利用多颗卫星资料,探索发生在内磁层中的各类粒子之间的能量耦合过程以及相关的磁层-电离层耦合问题,研究等离子体边界层对环电流离子和外辐射带内边界的时间与空间分布的影响,发生在冷热等离子交界区各类波动(主要是ULF波)对行星际激波和磁层活动的响应和对环电流离子的调制作用,以及内磁层中各类波动对辐射带粒子的加速与损失过程的贡献;分析粒子沉降和极区电离层上行的粒子的分布特征,观测研究等离子体层与亚极光带电离层的相互作用,揭示暴时环电流O+的主要源区及进入过程;并在此基础上为夸父计划(夸父B)中相类似的仪器设备的使用积累经验和奠定基础。
“Killer Electron”;ULF waves;Interplanetary Shock;Radiation Belt;Wave-Particle Interaction
在等离子体层边界层耦合过程,辐射带动力学,行星际激波与磁层相互作用和磁暴机制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有原创性的成果。在2008-2012年应邀在国内外做了21个特邀报告,并在AGU会议上主持了与本项目有关的专题讨论。号召并申请(作为特邀编辑)在本学科具有重要影响的欧洲空间物理杂志--Journal of Atmospheric and Solar-Terrestrial Physics (JASTP)--上开展与本项目有关的研究专刊。作为编辑之一,编辑并出版专著《地球科学进展》(世界科学出版社)。主要成果为科学论文,在本重点基金项目《等离子体层边界层耦合过程的观测研究 — 项目批准号 40831061》 的支持下,我们在国内外高水平SCI 期刊上发表论文57 篇。在等离子体层边界层耦合过程,行星际激波与磁层相互作用和“杀手电子”的加速机制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有原创性的成果。其中发表在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Space Physics杂志上的一篇文章,引起国际同行的广泛注意。被认为是揭示了“杀手电子”的产生机制,该成果被欧州空间局作为科学发现同时大众的发布新闻公报和向科学界发表头条科学新闻。这一新闻引起世界范围内广泛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