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立项数据库 > 立项详情页
miRNA206基因在双相障碍病理机制中的作用探究
  • 项目名称:miRNA206基因在双相障碍病理机制中的作用探究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批准号:30971047
  • 申请代码:H0921
  • 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研究期限:2010-01-01-2012-12-31
  • 项目负责人:方贻儒
  • 负责人职称:教授
  • 依托单位: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
  • 批准年度:2009
中文摘要:

双相障碍是病因不明的常见心境障碍,但发病与遗传因素关系密切,是遗传度极高的精神疾病之一。而miRNA则是众多精神疾病候选基因的调控基因。本课题以双相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从分子遗传学和精神药理学角度,初步探讨miRNA206基因结构、及其对MAPK、Wnt、BDNF/Trk等关键信号通路的调控在双相障碍病理机制中作用。一方面,采用荧光标记探针对miRNA206基因多态性分型,分析它与双相障碍病因及临床特征之间关系;另一方面,部分双相障碍患者接受锂盐和/或奥氮平治疗12周,比较治疗前、治疗后第2、4、8、12周末BDNF/Trk、TNF/TNFR、IL1/IL1R 、GSK-3的外周蛋白质水平变化,分析miRNA206对这些信号通路蛋白质水平的调控、以及与双相障碍病因和临床疗效等之间关系。从而为双相障碍的基因诊断、临床治疗和新药研发等提供相关科学依据。

结论摘要:

目的探讨双相障碍易患性及临床特征、药物疗效与miRNA206、BDNF/ NTRK2基因多态性是否关联,以及双相障碍I型躁狂发作疾病状态与外周血中miRNA206基因表达水平、BDNF血浆浓度的关系。方法1. 入组双相障碍患者以及健康对照者。采用基因测序法检测miRNA206基因及上下游500bp范围多态性,TaqMan探针技术检测BDNF/NTRK2基因多态性。2. 入组双相障碍I型躁狂发作患者并随访8周。采用TaqMan MGB探针法测定患者治疗前后、以及健康对照miRNA206基因表达水平,ELISA法测定BDNF血浆浓度。结果1. 双障碍患者与健康对照者比较,miRNA206基因多态性rs16882131和NTRK2基因多态性rs2769605、rs1565445的基因型、等位基因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BDNF基因多态性rs6265和NTRK2基因多态性rs1387923的基因型、等位基因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rs6265多态性,不同基因型之间Alda-A评分有明显差异(F=3.955, P=0.021);对于rs2769605多态性,在双相障碍I型患者中不同基因型之间Alda-A评分差异有明显差异(F=3.420, P=0.035),在无自杀企图史患者中差异更明显。2. 双相障碍I型躁狂发作患者治疗8周后,基线至终点miRNA206基因表达水平变化无统计学意义(F=0.743, df=3, P=0.529),BDNF血浆浓度变化接近统计学意义(F=2.679, df=3, P=0.05);双相障碍I型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第2、4、8周末miRNA206基因表达水平与健康对照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及治疗后第2、8周末BDNF血浆浓度与健康对照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第4周末与健康对照者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1. 双相障碍易患性及临床特征与miRNA206基因多态性及表达水平无关;2. 双相障碍易患性及疗效与BDNF基因多态性rs6265关联,与BDNF血浆浓度相关性不明显;3. 双相障碍易患性与NTRK2基因多态性rs1387923关联,双相障碍I型患者疗效与rs2769605有关;4. miRNA206与BDNF/ NTRK2基因多态性及外周表达无关。


成果综合统计
成果类型
数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
  • 获奖
  • 著作
  • 32
  • 4
  • 0
  • 0
  • 0
期刊论文
相关项目
方贻儒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