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帕金森病大鼠及小鼠亚急性模型,分别在百会和大椎,足三里和三阴交两组穴位给予2 Hz,15 Hz和100 Hz的电针刺激治疗,以动物的运动功能、纹状体多巴胺递质的含量和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存活率为指标,评价不同参数电针的疗效。并运用分子生物学、细胞形态学和神经化学等手段,观察电针治疗对黑质纹状体部位活性氧、抗氧化系统以及氧化应激标志物的影响,检测神经营养因子以及致炎因子的含量和基因表达情况,同时观察电针对MPTP模型小鼠黑质部位细胞凋亡和拮抗脑内阿片肽系统对电针治疗作用的影响。以期全面阐明电针防治帕金森病的机制,藉此推动针灸疗法的国际化和科学化。
在我们以往的研究基础上,采用帕金森病大鼠模型,在百会和大椎穴位给予100 Hz的电针刺激治疗,观察拮抗脑内阿片肽系统对电针治疗作用的影响。然后,采用帕金森病的小鼠亚急性模型,在足三里和三阴交穴位上给予不同频率的电针刺激治疗,以动物的运动功能、纹状体多巴胺递质及其代谢物的含量、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存活为指标,评价不同参数电针的疗效,从而筛选出最有效的电针治疗参数。并运用分子生物学、细胞形态学和神经化学等手段,观察电针治疗对黑质纹状体部位活性氧、抗氧化系统以及氧化应激标志物的影响,致炎因子的含量和基因表达情况。结合以往的研究结果,比较电针治疗在不同的帕金森病动物模型上疗效及作用机制的差异,以期全面阐明电针防治帕金森病的机制,藉此推动针灸疗法的国际化和科学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