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运用实测及计算机模拟的方法,研究长江中下游地区大中城市的城市中心区在夏热冬冷气候条件下,实现城市中心区降低区域整体能耗,以及提高区域室外空间热舒适性的城市设计和景观设计的设计策略,初步建立适应长江中下游地区城市中心区特征及节能目标的室外环境控制指标体系。意义长江中下游地区水网密集,区域内的主要城市沿江及湖泊发展。该地区经济相对发达,城市中心区往往具有三高(高容积率、高密度及高层)特点,使得城市中心区成为建筑能耗最高、热环境最恶劣的区域。在城市建设领域,如何通过有效的城市设计策略来充分利用江河等水体的微气候调节机能,缓解城市中心区热环境,从而达到提高城市环境品质,降低建筑能耗的目标已成为刻不容缓的任务与课题。探索适合该地区地域特征及气候特点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城市设计策略,对于节能减排,建设低能耗城市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urban heat island;microclimate;water body;natural ventilation;Urban built-up zone
城市中心区公共建筑与商业建筑密集,建筑密度及容积率很大,城市下垫面的人工化十分突出。由于城市下垫面的大量蓄热,以及公共建筑与商业建筑的巨大能耗所形成的大量人工排热,导致城市中心区的城市热岛现象十分显著,城市热环境持续恶化,并且进一步加剧了建筑的能耗。同时,长江中下游地区水网密集,河流湖泊众多,区域内的主要城市(大中城市)沿江及湖泊发展,城市中心区多处于沿江河湖泊地段。如何通过有效的城市设计的策略,利用江河上空凉爽的空气来调节城市与建筑热环境、缓解环境恶化的问题,从而达到提高城市环境品质,降低建筑能耗的目标已成为刻不容缓的任务与课题。本研究针对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夏热冬冷气候特征,重点从大型水体对于城市中心区的微气候调节机理、滨水城市中心区微气候特征、城市水体变化对于城市气候的影响、以及城市空间形态的差异对于改善城市通风效率的影响、运用定量化的城市形态学指标分析城市形态与街区通风效率之间的关系、增强江风向城市街区内部渗透能力等角度展开系统的研究,探索利用大型水体及江风调节城市中心区微气候的城市设计策略。本研究在下述几个方面的研究工作中取得了积极的成果,对于通过被动式设计的手段改善滨水街区的微气候条件具有实际意义 1、利用实测的方法在中尺度与街区尺度上获得了滨水街区微气候的大量数据,为分析滨水街区微气候调节机理提供了重要依据; 2、运用CFD模拟的方法,利用城市形态学指标分析街区空间形态与街区自然通风效率之间的联系; 3、运用辐射模拟的方法分析街区空间形态、街区太阳能效与建筑能耗之间的相互关系; 4、利用城市气候图为基于气候适应性的滨水中心区城市设计提供指导性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