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文献研究、问卷调查和专家访谈等调研方法,结合综合评价、绩效管理、委托代理论、协同论等理论与实证研究方法,分析我国信息科学基础研究后评估制度现状、存在问题;研究后评估的指标体系及指标权重,通过比较分析选择最优评估方法并开发评价工具,研究评估制度及激励机制;从近5 年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抽样,对其进行实证研究,验证评估指标体系、方法及制度可行性,为我国信息科学基础研究管理工作提供措施建议。
The after evaluating;The index system;The grey system theory;;
信息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项目是政府支持科技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以观察新现象,发现新规律,提出新学说,发明新技术为研究的重点和目标,集中体现了国家意志,事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项战略目标的实现。由于信息科学基础研究成果成效需要较长时间才能体现出来,因此只有通过信息科学基础研究后评估才能准确地反映信息科学基础研究的长期影响。信息科学基础研究后评估是为了科学地、客观地评估信息科学基础研究的完成情况,是信息科学基础研究项目管理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中国加大了国家信息科学基础研究后评估工作力度,但并未得到有效开展,管理机制尚未形成。基于中国当前信息科学基础研究后评估研究现状,本研究梳理了信息基础研究后评估文献,奠定研究的理论基础,通过专家访谈以及设计调查问卷的方法,构建信息科学基础研究后评估指标体系,对比了各种评估方法的优劣,剖析了典型的评估模型,讨论了如何针对具体情况来调整评估结果,设计了评估准备、评估设计、信息获取、评估分析与综合以及评估报告等后评估程序,提出了制度激励机制,设计了后评估管理框架,划分职能,进而构建了中国信息科学基础研究后评估的管理模型,并讨论了后评估等级、异议以及再评估问题。 本研究如期保质保量的完成了研究工作,形成了课题结项报告,发表了相关的研究成果。在研究期间,课题组成员积极参加了相关的国内外会议研讨,这为课题的论证与写作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