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可复制和传播、难消亡且环境持久"等特性的抗生素抗性基因(ARGs),已成为比传统化学污染物更可怕、更难研究和控制的一类"新型污染物"。本项目以广东北江及其沿岸具有代表性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农业和养殖业等环境中抗四环素菌株及其抗性基因tet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质谱(LC-MS-MS)、基因克隆、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以及荧光定量PCR分析(qPCR)等化学和生物学定性定量技术和方法,研究环境中四环素及其肠杆菌抗性菌株和抗性基因污染水平、空间分布及其生物同源性,探索并建立表征抗性基因污染来源的化学-生物学新方法。同时,结合实验室动态水槽(FLUME)模拟以及钻孔沉积记录等,进一步研究河流环境中抗性基因的水相-沉积相交换和分配以及抗性基因水平转移和传播过程等环境行为,为了解抗性基因污染现状、来源和污染控制提供数据基础和科学依据。
AntibioticsResistance Genes, ARGs;Sources;Spatial distribution;River environment;
具有"可复制和传播、难消亡且环境持久"等特性的抗生素抗性基因(ARGs),已成为比传统化学污染物更可怕、更难研究和控制的一类"新型污染物"。本项目以广东北江及其流域环境中抗生素及ARGs作为主要对象,探索其污染水平、空间分布、来源及其生物同源性,为ARGs污染控制提供了数据支撑。通过建立和完善不同环境抗生素和ARGs的定性和定量方法,分析了全流域大量样品。研究发现,水中磺胺甲恶唑和氯霉素类的检出率达100%,主要是磺胺甲恶唑(14.7ng/L)和阿奇霉素(25.0 ng/L),表现为下游高于中上游;沉积物中以阿奇霉素(35.9 ng/g)、氧氟沙星(5.4 ng/g)和四环素(3.3 ng/g)为主,主要集中于中、下游。抗生素的存在和分布主要与其理化性质(水溶性和稳定性等)及人类活动等因素有关。在湿季,所有22种ARGs均可检出,且都含有多种ARGs;而在干季,四环素和磺胺类ARGs检出率分别达80%(丰度范围为1.58×10-3-1.41×10-2)和93%(4.30×10-6 -13.20),远高于国外同类研究结果。宏基因组分析结果表明ARGs以多重耐药性ARGs为主。虽然水样中氯霉素和四环素含量较低或未检出,但其ARGs却普遍存在。这说明其存在与污染源的直接排放、ARGs的可复制性和持久性等特性有关;沉积物中以磺胺类和四环素类ARGs为主,很多样品ARGs检出率超过50%的包括sulI、sulII(105-107copies/ng DNA)、tetA、tetC和tetW(102-105copies/ng DNA)。受人类活动影响的ARGs基因型、基因亚型和抗性机制分析结果显示,ARGs以杆菌肽类以及β-内酰胺类ARGs为主,其存在主要受养殖业和医疗用抗生素的影响。主要污染源环境(某些养殖场及其周边土壤)介质中9种tet-ARGs的分析结果表明,除tetD之外,其他8种ARGs均可检出,其中tetG的检出率达94%,tetC和tetG的丰度达108量级,其他ARGs丰度也在102-105量级。北江上游某县级污水处理厂出水(直排入江)均发现对磺胺、四环素和红霉素有耐药性的细菌,且抗生素浓度也远高于北江其他采样点,表明这些污染源中高浓度的抗生素和ARGs是河流环境ARGs的重要来源,但河流中抗生素并不一定是导致ARGs的主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