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立项数据库 > 立项详情页
胃癌易感基因功能SNPs分析及其表遗传调控机制
  • 项目名称:胃癌易感基因功能SNPs分析及其表遗传调控机制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批准号:81172619
  • 申请代码:H2601
  • 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研究期限:2012-01-01-2015-12-31
  • 项目负责人:沈孝兵
  • 依托单位:东南大学
  • 批准年度:2011
中文摘要:

本研究采用基因组学与毒理学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构建汉族人永生化胃黏膜上皮细胞及相应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库,应用ALM-ASA法对胃癌相关易感基因启动子与外显子区域进行多位点SNPs分型;以外源性致癌物标准化诱导细胞后,检测并比较相关酶基因的表达和酶活性水平变化;通过基因结构-功能相关性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后筛检出功能SNPs,获取致癌物暴露的SNPs遗传标记,进一步分析其表达表遗传调控机制,探索胃癌相关易感基因及表遗传调控差异表达谱,构建一组基于易感基因结构(基因型)――表达水平――表遗传调控机制的胃癌遗传易感标志物。同时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开展胃癌环境流行病学与血清分子流行病学研究,从基因型、表达水平、表遗传调控水平三方面着手,分析胃癌相关易感基因之间的交互作用及基因与环境危险因素的交互作用,验证前述标志物与胃癌发生的关联性,最终构建汉族人群胃癌遗传易感标记。

结论摘要:

1. 采用叉生分析方法探讨胃癌易感基因功能SNPs位点与环境影响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结果提示①消化系统疾病史、肿瘤家族史、喜食新鲜水果、精神压抑与CYP2E1(rs8192775)在胃癌的发生中均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Pint<0.05);②消化系统疾病史与MTHFR(rs11121832)在胃癌的发生中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Pint<0.05);③消化系统疾病史、肿瘤家族史、三餐不定时、喜食新鲜水果与MTHFR(rs3753582)在胃癌的发生中均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Pint<0.05),喜食新鲜水果可以降低胃癌的发生。 2. 运用ALM-ASA法对胃癌相关易感基因启动子与外显子区域进行多位点SNPs分型;通过对南京564例原发性胃癌研究,筛选出7项胃癌易感基因,分别为CYP2E1野生型?NAT2M1突变型?NAT2M2突变型、NAT2表型突变型、MTHFR A1298C突变型、XRCC1194突变型、VDR TaqⅠ突变型等,同时这些基因之间存在交互作用,且表现为协同作用(OR>1)。 3.通过多基因危险度评价这一新的模型可有效的评价胃癌多基因联合作用的危险度,这将更好地用于对原发性胃癌易感人群进行筛选。 4. SOCS-1和RIZ1基因启动子区异常甲基化可能具有肿瘤特异性,提示其与肿瘤发生发展有一定的关联,通过检测SOCS-1和RIZ1基因甲基化状态,对于胃癌易感人群的筛选及胃癌患者的早期诊断与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5. N-亚硝基二乙胺染毒剂量增加,细胞增殖率显著下降(P<0.05),CYP2E1在高剂量组中表达水平上调,MTHFR、XRCC1在高剂量组中表达显著降低。应用中华民族SNPs等多个数据库,对胃癌易感基因CYP2E1、MTHFR、XRCC1的启动子、外显子、内含子区域进行多SNPs位点选择,同时采用多重高温连接酶检测反应技术(iMLDR)对660个DNA样本的16个SNP位点进行分型。通过基因结构-功能相关性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后筛出功能SNPs,CYP2E1(rs8192775)、MTHFR(rs11121832、rs3753582)位点的基因型频率、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获取了致癌物暴露的SNPs遗传标记,得到了胃癌遗传易感标志物。


成果综合统计
成果类型
数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
  • 获奖
  • 著作
  • 18
  • 8
  • 0
  • 0
  • 0
相关项目
期刊论文 4 会议论文 1 获奖 1
期刊论文 104 著作 7
沈孝兵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