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项目属历史医学地理学研究范畴。疫灾是传染病流行导致大批人口死亡和健康损失的生物灾害。它不仅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健康安全,而且影响着人类的历史文明进程。中国古代有一个完整的疫灾记录系统,但疫灾史料的价值有待深入发掘。北宋以来的近千年(960-1911)有着丰富的疫灾史料和环境变迁证据,对其疫灾时空规律与环境机理进行探索,有着重要的科学意义。环境与健康关系是地理学研究的最基本的人地关系,本项目聚焦环境与健康关系,以历史文献资料为基础,以GIS分析技术为核心,以疫灾时空数据和环境变迁证据为依据,通过建立北宋以来(960-1911)的疫灾时间序列和环境变迁序列,多学科集成、多时空尺度地探索中国近千年来疫灾发生的时间规律、空间规律和环境机理,并通过《中国历史疫灾地图集(960-1911)》的编制,直观显示这些规律与机理,进而揭示疫灾发生的地理规律和环境变迁的健康效应,推动历史医学地理学的发展。
epidemic disasters (pestilence);geographical laws;environmental mechanism;historical medical geography;historical periods
本项目属于历史医学地理学范畴。疫灾是急性传染病大规模流行导致大批人口死亡和健康损失的生物灾害。它不仅直接威胁人类的生命健康安全,而且间接影响人类的历史文明进程,是人类灾害链网中的顶级灾害。中国文明历史悠久,形成了一个完整而连续的疫灾记录系统,保存了汗牛充栋的疫灾史料。这是研究中国历史疫灾地理的宝库。但学界一直多关注水、旱、蝗、震等灾,对疫灾则多所忽视,因而疫灾史料的科学价值亟待发掘。本项目聚焦环境与健康关系,以文献史料为基础,以GIS技术为核心,以疫灾流行数据和环境变迁证据为依据,对中国北宋以来(AD960-1911)的疫灾地理规律及其环境机理进行深入研究。 本项目的主要研究内容有三一是建立疫灾时间序列。广泛收集疫灾史料,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科学考证,建立疫灾要素(疫时、疫域、疫情、疫种、疫因、疫果)齐全的疫灾时间序列。二是揭示疫灾地理规律。包括疫灾的时间变化规律(季节特征、年际变化、长期趋势)和空间分布规律(县域分布、省域分布、地带分布、总体特征)。三是探索疫灾环境机理。包括疫灾频度与气候变迁的数量关系,疫灾与水、旱、蝗、震等灾害的时空关系。 本项目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结果在疫灾时间序列方面,完成了多卷本《中国三千年疫灾史料汇编》,将疫灾时间序列从北宋上溯到春秋战国初,从清代下延至民国时期末。在疫灾地理规律方面,完成了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北宋、南宋、元代、明代、清代、民国各阶段及全时域的疫灾地理研究,发现疫灾多发于夏秋季节,疫灾频度总体呈上升趋势,疫灾与人口密度和人口流动关系密切,城市化水平高的地区疫灾频度也高;疫灾重心不断南迁,长江三角洲自唐代以来即为疫灾多发区。在疫灾环境机理方面,完成了元代、明代全国疫灾环境机理及清代、民国部分省区疫灾环境机理的研究,发现寒冷期疫灾相对频发;在县域尺度上,疫灾频度与水、旱、蝗、震等灾害的频度成正相关,北方与旱灾相关性较大,南方与水灾相关性较大。 本项目设计了一系列疫灾分析指标,获取了大量疫灾指数、疫灾频度、疫灾广度、疫灾密度、疫灾厚度、疫灾烈度的数据,编制了世界上最长的历时2700多年的疫灾序列,创建了“中国历史疫灾地理信息系统”,绘制了《中国疫灾历史地图集》和《中国方志资源与查阅图集》。这些关键数据具有重要的工具价值和科学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