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立项数据库 > 立项详情页
海洋贝类毒素的毛细管整体柱电色谱-化学发光联用技术研究
  • 项目名称:海洋贝类毒素的毛细管整体柱电色谱-化学发光联用技术研究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批准号:40976071
  • 申请代码:D0608
  • 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研究期限:2010-01-01-2012-12-31
  • 项目负责人:谢增鸿
  • 负责人职称:教授
  • 依托单位:福州大学
  • 批准年度:2009
中文摘要:

基于纳升级进样的毛细管电色谱高效微分离技术,从功能整体柱开发和仪器联用着手,综合应用毛细管整体柱的在柱修饰和原位聚合技术,在同一毛细管柱内两段分别修饰键合不同结构的功能单体,聚合形成具有富集、分离作用的两段不同功能填料;辅助结合液相泵低压力连续进样,致力于集电渗流电场堆积富集、功能整体柱富集和加压毛细管电色谱高效分离为一体的新型功能化整体柱电色谱分析技术的创新研究,解决传统填料富集模式中存在的样品耗费大、富集区带展宽的技术瓶颈,实现海洋环境中微量贝毒的在柱高效富集和快速分离。在此基础上,引入极为灵敏的化学发光技术,优化贝毒的发光标记技术,建立高灵敏度的整体柱电色谱-化学发光检测联用模式,并应用于海洋中腹泻性贝毒的分析检测,藉此推广建立毛细管整体柱电色谱在柱富集、分离复杂样品中痕量贝毒的新模式,为海洋环境中痕量毒素的高效分析探索新路。发表国际SCI论文5-8篇,发明专利2-3项。

结论摘要:

根据研究计划,课题重点从“功能整体柱”-“联用技术”等方面着手,系统展开了贝类毒素的毛细管电色谱微纳分析技术研究,并完成了课题预期目标。 1.制备了系列新型功能整体柱,为贝毒素分析提供了高效的分离介质。研究建立了一步法有机聚合或一锅法杂化硅胶聚合技术,在毛细管柱内键合不同作用基团的功能单体,研发了poly(AMPS-co-PETA)亲水整体柱、两性电荷毛细管整体柱、sol-gel杂化硅胶整体柱等系列新型的甲基丙烯酸酯类和有机-无机杂化硅胶整体柱,系统研究了整体柱的单体组成、致孔剂比例、交联聚合度等因素对毛细管柱的形貌、结构、溶胀特性和色谱分离性能的影响趋势,完成了反相、亲水作用、亲水-阴/阳离子交换、两性电荷作用、多作用混合模式等功能材料的制备和分离机制的创新研究。已在J.Chromatogr.A、Electrophoresis、J.Sep.Sci.等期刊上发表论文10余篇,公告了发明专利6项、授权发明专利1项,为多模式作用的聚合材料的制备和极性贝类毒素高效分离提供了良好技术支持。 2. 研究建立了OA、DTX腹泻性贝类毒素的毛细管柱在线高效富集技术。基于所制备的功能开管柱,结合SDS,利用聚合功能涂层提高OA、DTX-1,4 的分离度,开展开管柱电渗流排基体富集技术研究,开展了开管柱在线富集技术研究,实现了OA、DTX等贝类毒素毛细管整体柱内电堆积富集、固定相富集和电场高效分离的复合作用,避免了大体积富集中耗时、低效,等速电泳富集时区带展宽等不利影响。 3. 开展了化学发光联用技术和分析模式的创新研发。研发设计了垂直式柱后发光接口,首次建立了毛细管电色谱-立式离柱化学发光分析技术,成功解决了分离柱长期浸泡碱液而导致柱涂层损坏的问题,并减少了同轴流式接口溶液混合时涡流扩散的影响;研究了超高灵敏的毛细管电色谱-激光诱导发光检测联用模式,创新建立了贝类毒素DA的发光标记和高灵敏分析技术,开拓了软骨藻酸贝类毒素、核黄素、胆酸的毛细管电色谱在柱富集/分离-高灵敏分子发光检测模式。已在J.Pharm. Biomed. Anal.等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授权发明专利1项,为痕量贝类毒素的高效分析提供了新技术。综上所述,课题已完成了计划任务,已发表论文19篇,申报了发明专利6项、授权发明专利2项(附件),培养了博士3名、硕士8名,研究成果良好。


成果综合统计
成果类型
数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
  • 获奖
  • 著作
  • 20
  • 0
  • 0
  • 0
  • 0
相关项目
期刊论文 4 会议论文 5 著作 1
期刊论文 78 会议论文 54 获奖 2 著作 2
谢增鸿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