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立项数据库 > 立项详情页
病原真菌诱导的东亚飞蝗特异表达基因研究
  • 项目名称:病原真菌诱导的东亚飞蝗特异表达基因研究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批准号:30971913
  • 申请代码:C1402
  • 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研究期限:2010-01-01-2012-12-31
  • 项目负责人:夏玉先
  • 负责人职称:教授
  • 依托单位:重庆大学
  • 批准年度:2009
中文摘要:

真菌是引起昆虫疾病的主要病原微生物,在害虫防治中应用广泛。其中,绿僵菌是目前蝗虫防治中最有效的微生物农药。弄清病原真菌诱导的昆虫防御机制,对于杀虫真菌农药研制具有重要价值。蝗虫是最重要的农业害虫和直翅目的代表性昆虫,具有重要的经济影响和研究价值。由于对真菌诱导的昆虫防御分子机制研究匮乏,本项目以东亚飞蝗和绿僵菌为模式体系,通过提取真菌侵染的蝗虫血细胞和脂肪体mRNA,分别构建感病蝗虫均一化全长cDNA文库和差减文库;采用抑制消减杂交方法,克隆、筛选出东亚飞蝗感病后特异表达的基因,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进行初步鉴定;采用本实验室成熟的蝗虫RNAi技术鉴定特异表达基因的功能。本项研究可发现一批抗菌相关基因,为害虫防治提供新的依据和潜在靶标,有助于阐明昆虫防御真菌侵染的分子机理。

结论摘要:

真菌是引起昆虫疾病的重要病原微生物,在害虫防治中具有重要应用潜力,理解真菌诱导的昆虫防御分子机制研究,可为害虫防治提供新的依据和潜在靶标。由于昆虫防御病原真菌的研究较少,本项目以东亚飞蝗和绿僵菌为模式体系,分析昆虫对真菌感染的反应中表达的基因,弄清它们的功能和作用。采用真菌感染后东亚飞蝗的免疫组织(脂肪体、血细胞)构建了均一化cDNA文库,测序分析发现其中具有免疫相关基因;建立了绿僵菌在蝗虫体表阶段的均一化cDNA文库,大规模测序揭示了病原菌适应寄主体表的机制。通过深度测序,对东亚飞蝗在真菌感染前后免疫组织(脂肪体、血细胞)进行了全表达谱分析,确定出了东亚飞蝗感病后上调表达的基因,其中包含有与免疫反应相关的已知基因和新基因。对东亚飞蝗在真菌感染前后中枢神经系统进行全表达谱分析表明,离子通道蛋白、神经递质受体等神经系统基因的表达也发生了改变。上述研究结果为克隆和鉴定东亚飞蝗防卫病原真菌侵染相关基因奠定基础。本项目采用RNAi等技术鉴定出8个东亚飞蝗基因的功能,发现了东亚飞蝗必需基因和防卫真菌的相关基因6个。建立了多基因表达快速检测的新方法(MgC-GEP法),该方法比定量PCR方法(real-time RT-PCR)和基因芯片更加准确、经济、简便,特别适合中等通量的基因转录分析。采用该方法分析Toll Pathway的8个基因在东亚飞蝗不同组织的表达特征,在国内外首次发现昆虫能够通过Toll Pathway感知病原真菌在其体表萌发,可快速启动多个组织协同参与抵抗真菌感染。真菌的胞壁成分Laminarin和 Chitosan能够通过寄主体表诱导Toll Pathway信号传导,可能是昆虫感知病原真菌在其体表萌发的原因之一。阐明了Lmβgrp基因在东亚飞蝗防卫病原微生物中的作用,Lmβgrp基因及下游酚氧化酶信号通路中酚氧化酶蛋白基因(Lmppo)在绿僵菌侵染过程中均上调表达,RNA干扰Lmβgrp基因的转录后,东亚飞蝗肠道菌群改变,存活率和抗真菌侵染的能力降低,Lmβgrp不仅通过酚氧化酶信号在昆虫抵抗真菌感染中起着重要作用,而且还也可能参与宿主昆虫东亚飞蝗的肠道固有免疫应答反应。本项目鉴定的必需基因为杀虫靶标基因,构建了能够合成蝗虫必需基因dsRNA的绿僵菌,在真菌侵染过程工程菌株合成的dsRNA能够干扰寄主昆虫必需基因转录,极大地提高了菌株毒力,因此,建立针对杀


成果综合统计
成果类型
数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
  • 获奖
  • 著作
  • 6
  • 0
  • 0
  • 0
  • 0
相关项目
夏玉先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