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前期综合征(PMS)发病机制与雌激素依赖的中枢5-HT功能密切相关。我们前期研究发现雌激素受体β调节的5-HT神经元内5-HTR1A/MAOA,B/SERT信号通路在PMS肝气郁证发病机制中具关键作用。但PMS肝气逆郁两证患者中枢5-HT功能有无差异以及ERβ介导的色氨酸羟化酶(TPH)和5-HTR2A的表达在PMS肝气逆郁两证中具何种作用尚不了解。本课题拟通过临床实验、动物模型以及细胞培养三个层次,利用帕罗西汀激发实验、免疫荧光标记、western blot、RT-PCR等方法,研究PMS患者月经周期中枢5-HT功能变化、动物模型相关脑区和培养细胞内ERβ介导的TPH和5-HTR2A的表达等,深入探讨雌激素依赖的中枢5-HT功能在PMS肝气逆郁两证发病中的作用,深化和丰富我们前期提出的"肝主疏泄与调节机体单胺类神经递质和激素有关"的科学假说,为中医情志病证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指导。
premenstrual syndrome;liver-qi inverse; liver-qi depression;ERβ;central 5 - HT function
国际研究及本课题组前期研究中发现雌激素参与5-HT的变化,因此从临床、整体动物及细胞方面综合探讨雌激素与5-HT功能改变在PMS肝气逆郁两证中的作用。 本课题研究发现如下 1 本项目应用帕罗西汀激发试验检测PMDD肝气逆郁两证中枢5-HT功能改变,可反映其是否存在中枢5-HT功能的异常或受体敏感性改变。研究发现PMDD两证患者血清中PRL和ACTH对帕罗西汀反应在黄体期比卵泡期更明显;两证患者在卵泡期和黄体期时PRL、ACTH的基础值和帕罗西汀激发试验后有明显差异,可推测肝气逆组中枢5-HT功能亢进,肝气郁组中枢5-HT功能降低。提示PMDD的发病机制主要与黄体期5-HT功能异常有关,两证发病机制不完全相同。从微观发病机制上为PMDD分为两个亚型提供有力的证据。 2本实验通过对PMS肝气逆郁两证模型大鼠在不同动情周期下中缝背核、海马、下丘脑三个脑区中ERβ、TPH2和SERT的分布和表达的检测,发现两证模型大鼠在接受期时,各脑区ERβ、TPH2和SERT的分布和表达均未出现显著性的差异。而大鼠动情非接受期下,PMS肝气逆证大鼠海马、下丘脑及中缝背核脑区的ERβ蛋白及mRNA表达量均存在显著性减少,转运基因SERT mRNA及蛋白上调;PMS肝气郁证模型大鼠上述脑区神经元细胞分布杂乱,形态大小不一,ERβ、TPH2mRNA及蛋白表达量显著性升高,SERT蛋白及mRNA表达量显著性降低。说明中缝背核、海马、下丘脑中ERβ及5-HT相关基因TPH2、SERT的蛋白表达和mRNA的改变可能是PMS肝气逆郁两证的重要机制。 3在细胞实验部分,本研究使用RN46A-B14细胞株为对象,研究雌激素介导的5-HT系统与PMS的关系。据本课题研究发现雌激素加至100 pg/ml时TPH、ER表达量升高,而当雌激素在200pg/ml时,5-HT2A表达量显著升高,显然雌激素调控相关基因的表达,与前述动物模型中相应受体的表达下降相吻合,进一步证明PMS肝气逆郁两证的发病与雌激素调控的5-HT系统相关。综上所述,本课题通过帕罗西汀激发试验发现PMDD的发病机制主要与黄体期5-HT功能异常有关,从整体动物和细胞角度发现ERβ介导5-羟色胺系统相关基因TPH-2和SERT的变化是PMS肝气逆郁两证主要发病机制之一,这一研究将促进藏象学说“由现象描述向本质阐明”迈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