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同域分布的岩羊和马鹿为研究对象,采用无线电跟踪技术、全球定位系统(GPS)以及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从食物资源、资源利用的时间格局和空间分布格局3个方面入手,建立山地大型食草动物生态位格局的空间数字模型,量化分析同域分布物种在时间和空间上对共享资源的利用程度和方式、竞争程度、对食物、空间资源上的重叠和分离程度等,进而揭示同域分布物种的生态位格局及其共存机制,评价在缺少天敌的环境中同域分布物种在维持生态系统稳定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上所起的作用。其研究结果不仅可以促进同域分布物种生态位格局及其共存机制理论的发展和完善,而且还对维持贺兰山地区的生态系统平衡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理论支持,并在该地区的管理工作中得到具体应用。
对贺兰山岩羊和马鹿在资源利用方面进行了研究,在2种有蹄类动物对食物资源、栖息地资源的利用以及活动规律等方面得到以下结论 1、在冬季,岩羊采食植物23种,马鹿采食26种。其中木本植物(如灰榆、蒙古扁桃、金露梅、锦鸡儿等)和禾本科植物是2种有蹄类主要采食的植物。 2、岩羊全年的昼夜活动规律基本上具有2个明显的活动高峰,分别在上午6:00-8:00和下午15:00-19:00,属于晨昏性活动类型。岩羊在整日、昼间和夜间的活动率分别为50.29%、52.08%和48.50%,表明岩羊一天中用于活动和休息的时间大致相当,只是昼间比夜间稍显活跃一些。 3、岩羊和马鹿冬季对栖息地的利用在乔木密度、乔木高度、距最近乔木距离、灌木密度、距最近灌木距离、食物丰富度、坡度、海拔、距水源距离、距人为干扰距离、距裸岩距离和雪深等生态因子上表现出明显的差异。逐步判别分析可以准确区分2种有蹄类动物对栖息地的利用,一共有9个生态因子进入判别函数,可以正确判别其中的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