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立项数据库 > 立项详情页
新增POPs优控污染物PFOS排放源识别与区域产业布局对策研究
  • 项目名称:新增POPs优控污染物PFOS排放源识别与区域产业布局对策研究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批准号:41071355
  • 申请代码:D011202
  • 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研究期限:2011-01-01-2013-12-31
  • 项目负责人:吕永龙
  • 负责人职称:研究员
  •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批准年度:2010
中文摘要: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排放及其影响是国际环境研究的优先方向之一。全氟辛烷磺酸(PFOS)类物质因其较强的生物累积性、持久性、长距离传输及广泛分布的特点已被列入《斯德哥尔摩公约》新增的POPs优控名单,PFOS应用范围极为广泛,在环境中无处不在,但其具体来源目前仍不清晰。各国都在对其加紧研究,有关国家已采取措施限制相关产品进口,势必影响我国相关产业的发展,而我国尚未对PFOS类新增优控污染物排放对相关产业发展布局与调整的影响进行系统的研究。本课题拟在申请者前期研究的基础上,仍以环渤海地区为研究案例区,以PFOS为例,分析公约新增POPs可能对该区域相关产业发展的影响,建立PFOS行业源排放识别方法,模拟分析PFOS相关行业的源排放与实际污染的相关性,研究提出新增污染物排放削减与相关产业转型的对策建议,为我国采取具体的产业调整措施,有效控制新增POPs污染物,提升履约能力提供科技支撑。

结论摘要:

PFOS类物质已被列入《斯德哥尔摩公约》新增的POPs优控名单,其应用范围极为广泛,已引起各国政府、工业界及学术界的关注。但其具体来源仍不清晰,我国也尚未对PFOS 类新增优控污染物排放对相关产业发展布局与调整的影响进行系统的研究。本项目以环渤海地区为研究区,取得如下重要进展: 1)分析了环渤海沿岸土壤样品的全氟化合物水平,并通过空间分析研究其潜在来源,发现位于上风向的化工园区的直接排放是该地区表层土壤中全氟化合物的重要来源。测定了12条环渤海入海河流表层水中的17种全氟烷基酸,发现该地区全氟烷基酸由排放源进入环境与沿岸的工业布局密切相关,而大气传输和沉降则是重要的补充途径。揭示了区域水体PFOS污染特征及其与工业化发展格局的关系,指出高工业化水平与PFOS污染的高风险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2)调查我国PFOS类物质的生产与使用情况,识别潜在的PFOS排放源。根据生命周期不同阶段及PFOS类物质应用范围的不同,将PFOS排放源分为工业源和生活源;根据PFOS释放途径的不同,将其再分为直接源和间接源。在排放源识别的基础上,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PFOS排放估算方法。建立了城市化水平较高的沿海地区PFOS生活排放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个人生活水平之间的关系模式。运用此方法估算不同地区的PFOS排放水平,结果表明,PFOS工业源是我国最重要的PFOS污染来源,PFOS排放格局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其排放水平与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程度密切相关。 3)建立了基于栅格划分的环境多介质质量平衡空间区划模型,并以环渤海地区苯并(a)芘(BaP)为例研究其归趋和传输。模型预测出的BaP在大气、淡水、土壤和沉积物中的浓度与实测值吻合较好。该模型可用于模拟PFOS在环渤海区域的扩散,对于研究其归趋、影响及传输过程的风险评估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4)为有效控制PFOS污染排放,对PFOS类物质的生产、进口、销售、储存和使用进行全面监管,制定相应的环境基准和标准,建立和完善相关化学品风险评价与管理制度。以工业源为主,从相关行业企业减排着手,特别是金属电镀和织物处理两个重点排放行业,并加强对工业污水的处理。推动PFOS替代品和技术的研究开发,研制有效的绿色替代品。提高公众和企业对PFOS污染和健康危害的认识,逐步淘汰PFOS类物质的生产和使用,从源头上杜绝PFOS排放。


成果综合统计
成果类型
数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
  • 获奖
  • 著作
  • 41
  • 0
  • 0
  • 0
  • 0
期刊论文
相关项目
吕永龙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