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立项数据库 > 立项详情页
γδT细胞受体新配体分子-丙酮酸激酶3和人类mutS同源蛋白2在免疫监视中的作用
  • 项目名称:γδT细胞受体新配体分子-丙酮酸激酶3和人类mutS同源蛋白2在免疫监视中的作用
  • 项目类别:重点项目
  • 批准号:30930083
  • 申请代码:C0801
  • 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研究期限:2010-01-01-2013-12-31
  • 项目负责人:何维
  • 负责人职称:教授
  • 依托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
  • 批准年度:2009
中文摘要:

阐明γδT细胞独特免疫功能有助于全面揭示免疫应答的整体性。研究TCRγδ新配体的作用机制是阐明γδT细胞免疫功能的重要突破口。本研究拟选择我们前期发现的γδT细胞受体所识别的两种异位表达新肿瘤抗原分子hMSH2和M2-PK为研究对象,验证其异位表达谱及在细胞恶变过程中是否具有普遍性,阐明肿瘤相关抗原分子和hMSH2和M2-PK异位表达的机制,验证hMSH2/M2-PK与γδTCR、NKG2D等NK活化性受体相互作用在天然免疫监视中的作用(杀伤或逃逸)机制以及了解hMSH2/M2-PK异位表达的动因、调节因素及其与感染、肿瘤发生发展中的关系。上述研究将进一步揭示γδT细胞在免疫监视中新型作用方式,并为阐明γδT细胞生物学功能提供重要的线索,也为肿瘤的诊治提供重要的靶标分子。

结论摘要:

为检测异位表达hMSH2在肿瘤细胞的普遍性,探讨γδT细胞对其识别的机制,揭示其在γδT细胞介导的肿瘤免疫监视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我们首先检测了hMSH2在不同肿瘤细胞表面和EB病毒感染的B细胞表面的异位表达, 并验证了γδT细胞识别hMSH2的分子机制。结果表明多种肿瘤细胞表面都异位表达hMSH2。在EB病毒转化的B细胞膜表面也检测到诱导表达的hMSH2分子,并且转化后的细胞更容易被γδT细胞杀伤,提示其可能在细胞恶变的过程中向免疫系统预警。γδT细胞对hMSH2的识别是通过TCRγδ及NKG2D双识别机制实现的, hMSH2分子介导了Vδ2 γδT细胞对表达hMSH2肿瘤细胞的杀伤。rhMSH2蛋白MNg可刺激Vδ2 γδT细胞活化增殖并产生IFN-γ。所有的结果证明,异位表达的hMSH2确是γδT细胞所识别的配体,能启动机体的抗肿瘤抗感染免疫反应。【JBC, 2012, 287,(20): 16812–16819】。为阐明hMSH2异位表达的动因和调控机制,采用了氧化应激细胞模型进行研究。结果显示,hMSH2 在肾癌细胞的膜异位表达可被氧化应激所诱导。氧化应激时,hMSH2 的异位表达被ASK1 - p38-MAPK / SAPK-JNK -ATF3 通路所调控。氧化应激时肾癌细胞自分泌的IL-18 和γδT细胞产生的IFN-γ参与诱导hMSH2膜异位的表达过程。我们的数据提示,在应激条件下,异位表达的hMSH2向γδT细胞介导的免疫监视系统发出警告信号,而IL-18、IFN-γ 与ROS 形成的正反馈通路,在对hMSH2 应激性膜异位表达的调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JBC, 2012, 287 (20):19242-54】。然而,我们在对同属前期获得的TCRγδ CDR3δ合成肽结合的γδT细胞候选配体PKM2的验证中发现,PKM2虽然能与肿瘤相关CDR3δ合成肽OT3结合,但是,PKM2不表达于肿瘤细胞膜。重组的PKM2蛋白不能在体外刺激γδT 细胞增殖或分泌IFN-γ的功能。PKM2不具备TCRγδ配体的基本特性,不是TCRγδ的天然配体。然而,实验发现肿瘤细胞总蛋白提取物中含有大量PKM2,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PKM2在肾癌、直肠癌和肺癌有高表达,提示其有成为肿瘤生物标记物的临床价值。【基础医学与临床(2011), 31(6):615-620】


成果综合统计
成果类型
数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
  • 获奖
  • 著作
  • 4
  • 0
  • 0
  • 0
  • 0
相关项目
何维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