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以黔西南具代表性的微细浸染型金矿床及共生/伴生的古油藏为重点解剖对象,研究盆地成矿-成藏流体的成分、物理化学性质、运移方向和动力学机制,探讨盆地流体成矿-成藏的耦合关系。研究表明,金成矿流体和油气成藏流体均是一种多组分、多相态的H2O-CO2-烃类不混溶体系,成矿流体以中低温、低盐度、较低密度为特征,而成藏流体则以低温、中低盐度、较高密度为特征。金矿床和古油藏中的有机质具高的热演化程度,其母质主要为海相菌藻类,生物标志化合物指示烃源主要为上三叠统富含有机质沉积岩。金矿床与古油藏在空间上密切共生/伴生、在成矿和成藏时限上基本一致、在成因上一脉相承,两者均为盆地有机成矿流体演化的产物。海西期至印支中期,盆地有机成矿流体在压实作用驱动下向盆地边部及盆内生物礁等高地汇聚,形成矿床和油气藏。印支晚期至燕山早期,褶皱造山作用驱动盆地流体自南向北迁移,使油气的原始分布格局发生改变,并造成了油气和金属矿床的空间分带。燕山中晚期,金属矿床和油气藏遭受强烈的改造与破坏。此项研究成果,对于深入认识沉积盆地中成矿与成藏的耦合关系,探索沉积盆地内金属和油气矿产分布规律和资源勘查战略方向,具有重要意义。
英文主题词gold deposit; paleo-petroleum reservoir; basinal fluid; relationship between mineralization and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SW-Guizhou provi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