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题以建立纳米材料对土壤生态毒性效应快速评测方法为目的;选取环境修复常用材料纳米铁为研究对象,以赤子爱胜蚓为供试生物,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不同特性纳米铁材料对蚯蚓的毒性效应,包括应激行为和急性毒性效应、信号传导机制及氧化损伤作用、跨膜机制及基因损伤等,且探明DNA损伤与纳米材料特性之间的相关性;并通过实时定量PCR、基因芯片技术对DNA分子诊断标靶基因进行研究,筛选出对纳米铁毒性效有特异性响应的基因,并构建与之相对应的赤子爱胜蚓基因表达关系模型;在此基础上,针对已筛选出的有明确表达差异的目标基因,设计纳米生物探针建立纳米铁毒性效应快速评测方法,为纳米产品的生物安全性评价、制订纳米企业工作环境的各项标准的提供依据。
Nanoscale Valent Zero Iron;Molecular Diagnosis;Toxicity;Eisenia fetida;Digital Gene Expression
课题组进行了不同特性(粒径、表面组成、投加剂量)纳米铁(nZVI)对赤子爱胜蚓的慢性毒性效应和回避实验研究。发现nZVI对蚯蚓的慢性毒性作用和回避行为与其的染毒时间、浓度以及纳米铁的类型均呈正相关。且nZVI浓度的升高导致蚯蚓体内蛋白质含量增加。同时蚯蚓体内三种抗氧化酶对nZVI浓度响应不同,在低浓度时CAT、SOD和GSH-PX均无响应,在高浓度时都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但无显著的剂量-效应关系。通过体腔细胞DNA损伤实验发现经过28d,nZVI对赤子爱胜蚓体腔细胞未产生明显的DNA损伤。但随着纳米铁浓度的升高和接触时间的增加,中性红保持时间逐渐缩短,纳米铁对蚯蚓体腔细胞溶酶体膜有明显的损伤作用,并呈现“剂量-效应”关系。nZVI对赤子爱胜蚓的急性毒性效应研究表明,纳米铁属于低毒。以实时定量PCR、单细胞凝胶电泳(SCGE)、酶活及蛋白等方法评估了nZVI对蚯蚓抗氧化酶活性(SOD、CAT)及酶蛋白的基因表达(SODmRNA、CATmRNA)、抗氧化物含量(GSH、MT)及防御蛋白基因表达(MTmRNA)、脂质过氧化物产物MDA含量,以及DNA损伤等生理指标的影响, nZVI干扰了蚯蚓的细胞氧化还原体系,SOD和CAT的基因表达均有不同程度上调,酶活最高上升2.59倍,脂质过氧化产物MDA含量升高可达2.4倍。重金属类的生物标志物可指示nZVI暴露,其中GSH合成量最多上升了1.85倍,效应更明显持久的是MT(6.4倍)和MTmRNA(7.9倍),存在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单细胞凝胶电泳(SCGE)评估证明nZVI对大肠杆菌及蚯蚓体腔细胞没有DNA损伤。以细菌16SrDNA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法(DGGE)分析了nZVI染毒后土壤及其中生物群落的变化,其他指标包括土壤物理结构、化学性质、微生物多样性指数,以及蚯蚓在其中的影响,证明nZVI对土壤性质的影响,1g/kg和10g/kg剂量纳米铁的加入能够提高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两个剂量没有显著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