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立项数据库 > 立项详情页
河口海岸红树林区多环芳烃污染环境的生物修复策略研究
  • 项目名称:河口海岸红树林区多环芳烃污染环境的生物修复策略研究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批准号:40476047
  • 申请代码:D0608
  • 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研究期限:2005-01-01-2007-12-31
  • 项目负责人:田蕴
  • 负责人职称:教授
  • 依托单位:厦门大学
  • 批准年度:2004
中文摘要:

针对当前环境科学研究领域中的热点与难点,以福建九龙江口红树林区为主要研究区域,引入先进、成熟的技术方法, 采用室内与现场实验相结合的方式,选用优化后的多功能、混合、高效的降解菌与污染现场的土著微生物建立共代谢生物体系,探讨多环芳烃的共代谢降解机制,利用共代谢作用有效地去除有毒有害的污染物-多环芳烃, 为开发红树林区微生物资源,利用红树林生态系统的特殊环境功能,成功地运用生物修复技术,解决河口海岸多环芳烃污染的环境问题,治理环境,保护人类的生命健康提供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结论摘要:

采用气相色谱与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红树林湿地沉积物中的21种优先监控的多环芳烃(PAHs)的污染状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红树林沉积物中检出的PAHs均以4-6环的为主,污染主要来源于石油类物质的输入和矿物的不完全燃烧,与国内外其他相似地区相比属中等水平。采用经典的微生物学与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来自污染区域的红树林沉积物样品进行富积、驯化,结果表明,红树林湿地的沉积物中PAHs降解菌丰富可得,通过分离和纯化,筛选获得了12株高效的多环芳烃降解菌。运用PCR-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技术跟踪分析PAHs污染压力下微生物群落演变的系统轨迹,结合DGGE结果分析菌系中各单菌在降解过程中的作用,构建高效的PAHs降解的共培养体系,结果显示在高选择压力下获得的混合菌系对高分子量PAHs有较高的降解能力,14天后降解了44.07% 的苯并芘.以分离纯化的降解菌组合成不同的共培养体系,优化其降解条件,获得2组混合培养微生物,其中编号为M2的组合表现出对不同的PAHs具有较强的降解能力,10天后降解了44.2% 的苯并(a)芘,这在同类报道中处于较高水平。


成果综合统计
成果类型
数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
  • 获奖
  • 著作
  • 20
  • 5
  • 0
  • 0
  • 0
相关项目
田蕴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