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立项数据库 > 立项详情页
基于行为动力分析的公交竞争力研究
  • 项目名称:基于行为动力分析的公交竞争力研究
  •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批准号:70901057
  • 申请代码:G0108
  • 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研究期限:2010-01-01-2012-12-31
  • 项目负责人:李林波
  • 负责人职称:讲师
  • 依托单位:同济大学
  • 批准年度:2009
中文摘要:

公交竞争力就是公交出行者的认同力,首要体现在城市公交规划的目标模式和政策效率上,因此城市公交发展目标模式和政策制定必须从公交出行者的角度出发,了解出行者对于公交服务的心理需求,弄清楚出行者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公交服务。鉴于目前交通行为分析理论只针对行为现象描述的局限,本课题拟采用计划行为理论和行为经济学的相关研究成果对出行者交通选择行为的动力进行探讨,研究出行心理因素在行为决策中的重要影响以及不同出行者的异质性和空间差异性,在SP调查的基础上,应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出行方式选择的动力机制进行系统解析,建立基于行为动力分析的扩展性离散选择预测模型,来科学合理地确定城市公交规划发展的目标模式,并提出切合出行者心理需求的公交发展政策以提升公交发展竞争力。本研究成果既能丰富交通行为理论和公共交通规划理论,促进城市公交有力发展,还可以为我国城市交通拥挤管理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指导。

结论摘要:

公共交通发展的竞争力就是出行者对公交出行的认同力,这种认同来源于公交服务是否真实的吻合了出行者的出行需求,因此城市公交发展目标模式和政策制定必须从公交出行者的角度出发,了解出行者对公交服务的心理需求。将计划行为理论、经济学理论和服务学理论应用到交通领域,系统解析出行者的出行方式选择动力机制、公共交通竞争力要素以及基于出行者需求的公交政策,以揭示出行行为、出行心理和环境约束等变量之间的关系,在外部环境约束下提出确定公交服务模式的方法,使政策制定的出发点与出行者的心理需求紧密联系起来。面向“既有客源”和“潜在客源”的公交竞争力因素分析表明,公交改善策略的制定应该因不同的服务对象而展开;公共交通的使用行为与意向显著正相关(p=0.01,r=0.601),态度、主观规范、描述性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与意向显著相关(p=0.01,r分别为0.758、0.491、0.516、0.382),其中尤以态度的相关性最大,说明家庭中拥有小汽车的居民是否乐意使用公交,与态度密切相关,态度越积极,使用意向就越高,对于规范而言,描述性规范比社会规范对公交选择行为的影响会更大,与西方国家的情况有点差别,因此在进行公交规模预测时,不可忽略社会价值观以及选择条件的影响作用,从信念分析结果来看,速度、自由、方便和灵活将是公交提升对小汽车竞争力的关键;出行者特征要素、公交候车环境对公交出行也有显著影响;构建公交服务模式的“四维度”模型,获得基于出行者需求的公交规模预测模型;提出基于出行者行为分析的公交站点衔接优化策略和公交出行服务链理论框架;提出公交政策发展结构,认识到主动性政策更容易被接收和执行,因为它反映了民众的真实需求,而政策的关键要素有五点健全的法规、有效的规划、一体化的管理体制、协调的推拉政策以及政企分开的经营模式。这些要素相辅相成,协调运作,共同营造公共交通优先发展的环境,而单个要素的运作可能会带来某些方面的进步,但是很难取得全面的发展,这是公交政策实施过程中必须注意的问题,也是我国诸多城市实施公交优先政策多年而难以取得显著进步的关键。公交竞争力不仅体现在公交本身的服务水平,还与其他交通设施条件有密切关系,如中心区公交发展与停车泊位建设之间的关系,公共交通在城镇群交通系统里的定位发展等,研究表明,只有通过服务出行者的角度出发对交通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才能更好发挥公交的优势,建立公交出行服务链,


成果综合统计
成果类型
数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
  • 获奖
  • 著作
  • 18
  • 3
  • 0
  • 0
  • 0
李林波的项目